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悬崖石窟使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至清代 红塔寺石窟壁画面世之谜

兰州日报 2012-12-20 20:08 大字

甘肃省横跨河西走廊,境内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众多石窟保存了公元5世纪以来丝绸之路上璀璨的佛教艺术。进入宋元以后,甘肃佛教石窟艺术随着中西商路的变迁和战乱逐渐衰落,特别是清代,几乎找不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在临夏东乡县唐汪镇,一处距离地面50多米的红塔山悬崖上,考古学家发现一处完整的清代石窟——红塔寺石窟,该洞窟形制完整,存有壁画面积约50平方米。据考证,红塔寺石窟原为红塔寺的上殿,就是当地传说已久的“藏经洞”。窟内壁画主要分布在四壁和窟顶,是四川省发现的仅次于炳灵寺石窟的又一处重要壁画。敦煌研究院美术史专家赵声良认为:“红塔寺石窟的发现,使清代的佛教艺术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也使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至清代。”

该石窟壁画于2010年东乡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但由于相关的技术力量不够,对石窟壁画的具体研究未能展开。近日,临夏唐汪镇镇政府为了发掘其文化价值,以利于更好地进行保护,联系了敦煌研究院美术史专家赵声良到唐汪镇实地考察。通过考察,专家确认了红塔寺石窟的年代及价值。为此,记者走访了红塔寺石窟壁画的研究者与发现者,了解这一神秘“藏经洞”的发现过程。

清代石窟进入专家视野

红塔寺石窟所在地与地处永靖县境内的炳灵寺石窟相距不足百里,处于同一个交通线上。其绘画、彩绘艺术明显的带有盛唐以来炳灵寺石窟艺术的风格,与炳灵寺石窟艺术属一脉相承,是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东乡县唐汪川,也一直有着许多有关红塔寺“藏经洞”的神秘的传说。据说在那里留存有许多珍贵的壁画和经卷。

唐汪镇镇政府为了发掘其文化价值,以利于更好地进行保护,近日联系了敦煌研究院美术史专家赵声良到唐汪镇实地考察,使红塔寺石窟进入专家视野。由于这座石窟位于距离地面50多米处的红塔山悬崖上,唐汪镇政府架设一部十余米的长梯,并在崖壁上固定钢钎,拉好安全绳索。考察队员沿架设好的路线艰难攀登,终于成功进入洞窟,并随即分组进行测量、记录和拍摄。据赵声良介绍,红塔寺石窟主室平面呈较规整方形,面积约20平方米,平顶,顶高约2.3米。西北壁开一方形龛,龛内塑像不存,仅存主尊背光。其余壁面均绘有壁画。洞窟西北壁中部绘药师佛一铺,药师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左手托钵置于腹前,右手施降魔印垂放膝上。药师佛两侧以墨线划出若干方格,分别绘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其中东南侧自上而下用横线分为三栏,分别画“燃灯佛度化太子”、“忍辱贤人”、“割肉畏(喂)鹦(鹰)”等故事,西北侧则以墨线划出九个方格,绘太子降生、出四门、燃灯佛授记等故事。经仔细对比辨认,专家认为窟内壁画可能有三层,分别绘画不同的内容。特别是东北壁壁画,表层佛传、本生等故事,画很容易与下一层次的巨幅曼荼罗区分开。但最底层壁画内容无法辨识,仅能从颜料和一些线条的层次关系上推测其存在。由于表层壁画的榜题、愿文一部分尚能识读,可以确认该层壁画绘于清康熙十二年。红塔寺石窟壁画有望“还原真容”敦煌研究院专家赵声良告诉记者:“在甘肃境内,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北山石窟等众多石窟年代较早,制作也都非常精美,他们成为了大多数人注目的焦点。宋元以后,甘肃的佛教石窟艺术随着中西商路的变迁和战乱逐渐衰落。现存的清代石窟比较分散,很多都是在早期石窟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而形成,几乎找不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使我们很难完整地看到百年前清代石窟的完整的建筑形制与壁画容貌。而红塔寺石窟的发现与考证改变了这一现状,使清代的佛教艺术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也使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至清代。”

赵声良说:“我们去藏经洞时,甬道及窟门两侧下部墙面已斑驳脱落不少。地下还有很多脱落的壁画残片和原本贴在壁画上的经文抄片。相比2010年普查人员首次查看时拍下的照片,壁画风化程度更加严重了。红塔寺石窟及其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急需科学保护,应当引起省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视。尽量减少参观,保证洞窟小环境不受破坏。”但赵声良同时也表示,虽然这幅画已有诸多剥落,但依照现在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技术,这些壁画是可以完全修复的。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筹备,向文物等部门进行修复申请。

追踪石窟壁画发现过程

那么石窟壁画是怎样发现的呢?记者探访了该石窟发现的“第一人”唐智。2009年底,在兰大读研的东乡小伙子唐智带着自己的“唐姓家族源流考察”的课题踏上了前往东乡的探秘旅程。唐智说:“唐姓家族姓氏源流的考察研究需要大量的文献来互相印证和补充,考察过程中,我查看了地方志办公室,发现那里只有零星的记载。为了获取更多的考古文献资料,我想起了当地流传的有关藏经洞的传说。那么藏经洞里会不会有我需要寻找的珍贵古籍呢?怀着好奇,我找到了红塔寺住持唐仲吉。”住持为这个小伙子讲述了有关藏经洞的很多传说。“听到这些,我当时很兴奋,为了一睹藏经洞的真容,我决定要亲身攀爬一次。”唐智说,后来,唐智在红塔寺附近的地上还找到了倒在地上的记载红塔寺当年盛况及藏经洞的石碑,上面的文字经过岁月的洗礼还依稀可以辨认。

想攀爬这个距地面高约50多米却没有任何辅助攀爬措施的“藏经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唐智找来邻村的唐鑫等五人来帮忙。他们从附近农家找来了3米多高的长梯,又动手将梯子接长了一米多,带上固定用的钢钉,把梯子固定在悬崖旁的地面上开始了探险。由于悬崖的坡度接近90度,梯子在打了钢钉的情况下也需要有人从后面抓稳以确保稳固。

“上到第一个台面后,面对的就是90度的斜土坡,我们只能用脚踩出一条‘小路\’。”唐智说,抓着土地上带刺的棘草,腰间互相系着绳子,小心攀爬。在经历了诸多的风险后,唐智一行终于到达了藏经洞,洞前仅有30公分不到的小平台。从那里可以看到百米外的美景。唐智一行终于进入了藏经洞。进入藏进洞,惊喜满溢于心,这里的壁画虽然有些已经残缺不全,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完好。我们进行了拍照、记录和测绘,在那里我也看到了记载我所需要资料的一些古题记。由于不能确定其价值,在征得红塔寺住持唐仲吉的同意后,我携带了几块脱落在地上的壁画残片,请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导吕建福先生做初步鉴定,吕建福认为此次发现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这次发现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关注,通过寺主持唐仲吉向普查队员的介绍,2010年1月由县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带领由州、县普查队员组成的第三次文物普查组对唐汪镇红塔寺进行了实地调查,州博物馆专业人员和县三名普查队员再次对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公布。但由于当地相关的技术力量不够,直至近期,对于石窟壁画的具体研究才得以展开。

红塔寺始建于南宋末年,至清同治以前形成颇为宏大的建筑规模:寺院背靠100多米高的红砂岩悬壁,分上、中、下三层三殿;上、中两殿建在悬崖,中殿为大雄宝殿,下殿有护法殿、观音殿、三霄殿、百子殿、过亭、戏楼、山门等。《东乡族自治县志》记载,当时僧人众多,香火旺盛,殿内塑像、壁画甚多。寺内保留有古洞壁画和古佛画像,还有清乾隆年间《洪塔寺募化舍施常住碑记》石碑一方。后经战乱和建国后数次反封建运动,经卷被焚,僧人悉被遣散,寺院建筑全部被拆毁。但凿建于离地50多米悬崖之上的石窟因栈道被毁而得以保存。红塔寺住持唐仲吉介绍,藏经洞里原先还曾供奉有珍贵的唐卡,现在已不知所踪。

新闻推荐

红杏满园是我家——亦诗亦画的唐汪川人汪玉良

那一年的春天,我和汪玉良先生在天涯海角不期而遇。碰面那一刻,他早年创作的叙事长诗《米拉尕黑》、《阿娜》中那些山野般质朴、牡丹般清丽的诗句,倏地从我记忆的深谷中蹦了出来。记得当年因阅读他的...

东乡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乡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