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小镇的“技术革命”

聊城日报 2019-12-23 08:23 大字

□文/图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钟伟 通讯员苏传明李艳杰

“江北辣椒第一镇”阳谷县高庙王镇又迎来了丰收季。先运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晾晒场上,社员们正忙着筛选、打堆、包装朝天椒。放眼望去,红彤彤的朝天椒铺满一地,映红了乡亲们的笑脸。

今年,先运合作社共种植“大垄套”辣椒2000多亩。所谓“大垄套”,即3行小麦间作2行辣椒,秋种时就预留套种行,小麦带30至35厘米,空白带65至70厘米。“大垄套”辣椒为何优质丰产?“‘大垄套’的辣椒苗栽植早,坐果时温度适宜,宽行更利于通风透光,从而实现高产。同时,宽行种植方便机械化作业,我们投资100多万元购买的喷药机、收割机等可以大展拳脚。”合作社理事长方先运道出其中奥妙,“虽然小麦少种了三分之一,收入减少了三四百元,但采用‘大垄套’种植的辣椒,亩产能达到800多斤,高产时可突破1000斤,比传统种植的辣椒增产300到500斤,按每斤8元的市场均价计算,每亩增收2400多元。”

曹永山是曹集村的一位“资深”椒农,种植辣椒已有七八个年头。“这两年,镇里大力推广‘大垄套’种植技术,很多村民对这项新技术有顾虑,我自己带头种了10多亩,今年辣椒产量大幅提升。而‘小垄套’的辣椒长势慢,虫害也严重。”曹永山感慨,“农民搞种植一定要讲科学,种得多不如种得精。”

辣椒产业是高庙王镇的优势特色

产业,全镇辣椒种植面积达1.5万余亩,年产朝天椒4100吨,销售收入4200余万元。该镇培育的“阳谷朝天椒”是该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但长期以来,受限于“小垄套”种植技术,辣椒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折扣。近年来,该镇以减药减肥、省工高产为突破口,对传统栽培模式进行大胆改革试验,摸索出一套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改过去辣椒种植“小垄套”为“大垄套”;改过去育苗偏晚为适当提前;改过去“白籽”种植高庙王村村民在晾晒辣椒

为种子包衣种植;改过去不施底肥为肥药同施;改过去大水漫灌为水肥一体化滴灌;改过去药物防治为粘虫板及灭虫灯绿色防控。通过“六改”,辣椒亩产量由过去的四五百斤增至800—1000斤。

人均一亩椒,小康路上跑。眼下,高庙王镇正积极推动辣椒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一幅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阳谷县:审批再提速 服务更贴心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布双起通讯员贺国英郭继凯)“办这个合格证要求很高,但是审批人员从未表现出不耐烦,还帮我们企业联...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