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百余元成本仅一两元,案值16亿元! 非法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是如何流向全国的?

渭南日报 2018-06-22 01:03 大字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方列

  售价百余元一盒的降糖保健食品,成本其实不超过两元,开始服用时降糖“效果”很明显,是因为非法添加了格列本脲等西药成分,长期大量服用会损害肝、肾功能甚至死亡。

  浙江台州警方近期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降糖保健食品案,摧毁了一个集原料采购、制作、包装、分级销售的全产业链犯罪团伙,扣押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降糖保健食品10万余盒,查证已售出有毒有害降糖保健食品4200余万盒,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

  粉碎的药粉随意放桶里,掺淀粉直接用手抓

  犯罪嫌疑人李某是这条地下产业链的源头供货端。因家人多在医药公司工作,李某想到通过医药公司批发西药转卖赚钱的主意。在没有许可证和执照的情况下,她挂靠到一家药品批发公司,购买到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西药,并通过微信销售这些西药。

  安徽亳州人张某是李某的主要买家之一。今年47岁的张某曾因销售假药获刑,刑满释放后重拾“老本行”。2016年5月,张某到内蒙古参加药交会,发现很多人做保健食品原料买卖。“我在药交会上发名片,说有做保健食品的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等西药粉。”张某说。

  张某以市场批发价从李某处买到西药后,并没有将其立即销售,而是把收到的西药片拆开,用粉碎机打成粉末,再加入淀粉稀释做成西药粉。“作业的环境很差,加淀粉直接用手抓,没有任何卫生措施,家里、仓库里放的都有粉碎机,粉碎完的药粉直接放在地上的桶里。”办案民警回忆现场情况时说。

  张某把这些药粉以800元一公斤的价格通过邮寄卖给其下家、37岁的河南沈丘人刘某。刘某经过加工,最终将这些药粉包装成各种不同品牌的降糖保健食品,通过各地的经销商卖到了全国。据办案人员介绍,曾有患者服用后称血糖不降反升,通过层层反馈,张某在原料药粉中提高了西药比例,以增强药效。

  据了解,此类违规添加格列本脲等西药成分的保健食品,往往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效果。但由于非法添加的西药成分未经科学配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如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低血糖,损害肝、肾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一种药粉多种包装,多级分销卖往全国

  据了解,这一有毒、有害保健品在全国多地销售,它是如何从一个简陋的小作坊跨省流通的?

  警方介绍,刘某购买了相关设备并印制名片,在郑州的药交会上发给客户,声称自己做保健食品代加工。2016年9月,有经销商提供多种降血糖保健食品的包装盒,让刘某照样子做产品。刘某把从张某处买来的原料药粉灌装进胶囊,包装成成品卖给经销商。

  刘某供称,他做过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仁合胰宝、糖必平、化糖通脉等多种降糖保健食品,“这些东西里面的配方配料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包装不一样”。

  刘某发货不走快递,直接找货车司机送到经销商处,与买家现金交易。刘某将这些假降糖保健食品销售给全国各地的一级经销商,再由他们进行二级、三级销售。据查,刘某两年内累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4200余万盒,涉案金额16亿余元。

  郑州人杨某一伙是给刘某“下单”买假降糖保健食品的经销商之一。2016年7月初开始,杨某伙同其妻孙某以及朱某等人从刘某处购得已完整包装的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等数十种保健食品,在河南台前、新郑以及山东阳谷等地流动作案,将这些假保健食品销售给二、三级经销商。

  处方药流入非法交易市场,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

  在相关网络销售平台治理部门的协助下,警方斩断了这条假降糖保健食品产销链,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捣毁非法生产窝点4处,扣押西药原料72箱共1吨、尚未销售的成品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降糖保健食品120余箱等。

  办案民警徐方华介绍,这些不同包装的假降糖保健食品所含物质基本相同,因每粒胶囊掺入的西药含量不同,成本也不同。一般每盒成本一两块钱,到一级经销商卖40多元,二级经销商80多元,三级经销商售价高达100多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案中,一些药品销售部门的监管漏洞导致大批处方药流入非法交易市场。药品原料供应商李某明知去医药公司批发西药需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但她都没有,便联系上河南一家有备案的药品销售公司,使用对方寄来的相关证件的复印件,轻易地从医药公司的销售员处买到了大量西药。

  办案民警介绍,由于犯罪嫌疑人频频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给警方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例如本案中的销售商杨某反侦察意识极强,他使用的微信号是从网上购买的,手机号是网络电话,租房、办理银行卡也从不用本人身份证,收货的仓库位于其租住小区对面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货车送货每次直接送到地下。杨某还利用其表弟辛某系郑州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的身份便利,发货时从不登记身份证,不留真实姓名。

  药品流通领域人士建议,医药销售企业要加大对下游销售商的管理,防止出现挂靠等行为,同时应对所销售药品的去向进行追踪,防止药品流入不法商贩手中。办案民警表示,当前各个部门已经加大对各类假保健食品的查处力度,当务之急是要规范保健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渠道,积极利用各类网络销售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增强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监控能力。

新闻推荐

“蒸”出来的好日子

□本报记者布双起本报通讯员朱腾华“多亏镇里帮俺办起了馒头房,现在俺一天能蒸三、四百斤馒头,纯收入100多元。”6月7日上...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