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扬州:感受古朴与惬意

滕州日报 2015-07-15 22:43 大字

司晋宇

生活并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因此我坐上南下的列车,离开平日里生活的这座北方小城。许多人说远方不过是别人待腻了的故乡,但我却依然向往。扬州,站在小秦淮河畔,或是走在巷子里,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特有的古朴。若是问我对于扬州有何印象,我会对你说,比起扬州的美景,我更爱淮扬风味的美食。同时,我很欣赏扬州人温婉的性格。总之,这座城市,让我可以忘却那些烦恼。

提起扬州,或许大多数人会想到那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夏季并非扬州的旅游旺季,但因我爱安静,所以选择在夏日到扬州游玩。

清晨七点列车抵达扬州,乘坐公共汽车进入市区,穿过数条巷子,寻找朱自清故居。扬州的巷子墙壁多是由青砖垒成,古朴得让人觉得像是回到了过去,平日里生活的小城,难以见到这般光景,巷子中的人家大多不闭家门,猫咪懒散地趴在院子里享受阳光的温暖,只因这些我便爱上了这座城市。

朱自清故居的构造是扬州典型的三合院,薄砖铺地,条石镶边,砖墙细瓦,雕花屏门,古朴大方。故居中红木打造的家具多是朱自清及其家人使用过的。穿过故居的厅堂,则是朱自清生平事迹展厅,展厅内为朱自清的作品手迹、书籍旧版、亲笔书信等。离开朱自清故居,在巷子中的小店吃了午餐,扬州特有的阳春面有些咸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不过价格倒是很亲民。

睡过午觉后根据计划前往瘦西湖,寻找很久也未能找到景区入口。不过说来也巧,在瘦西湖旁的虹桥坊内偶遇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满墙的明信片和原创设计的水杯、茶包、笔记本吸引了我的眼球。

离开店铺后询问了一位当地的阿婆,才找到景区入口。景区内虽然没有春日里花红柳绿的繁盛景象,但是绿意盎然让人觉得清新,此时恰逢荷花展,景区里尽是盆栽的荷花。走在路上,偶尔有导游带领游客从身旁走过,那些游客根本不在乎导游所讲的话,而是只顾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眼前的一切,我早已厌倦了这种旅游方式,只是笑而不语,站在他们身后。

漫无目的地沿着石板路走着,遇到喜欢的景色便拍几张照片,生活也如观景,好的坏的我们都要经历,但只有那些真正喜欢的事物,多年后依然可以在脑海中浮现。

站在桥上看着瘦西湖中的游船和岸边的柳树,偶尔望着远处的白塔。去的最后一处景点虽是二十四桥,但无法感受“二十四桥明月夜”那般景象,只得带着遗憾离开瘦西湖景区。

夜游东关街,品尝了扬州地道的美食四喜汤圆、煮干丝、蟹黄小笼汤包,不过最爱的还是桂花米糕,你对老人说“来一份”后,还没等你将钱取出,老人早已熟练地从蒸笼上取下黑白各一块米糕,拿在手里还有余温,可以闻到香浓的桂花香。

虽然已十点,东关街上的人却并没有减少,步行穿过多条巷子回到住处附近,走在小秦淮河畔,那一刻觉得自己就像扬州人一样,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

第二日早晨,从住处步行至何园。七年前曾去过拙政园,四年前曾到过颐和园,若是让我比较三个园林哪个更好,我给不出答案,只是我更爱何园。何园简约但不简单,虽是典型的中式园林却又受西式建筑风格影响,当年何氏家族住过的房间典雅大气。喜欢何园的建筑格局,进入不同的院子则会看到不同的景观,片石山房乃是避暑乘凉的首选。既然人生无常,不如随遇而安。

午餐后再游东关街,这一次不为美食而来,是为美景而来。食有肉,居有竹想必是人生一大乐事,但若是二者不可得兼,孔子宁愿食无肉,也不愿居无竹。我虽爱竹,只是个园内的住宅与景观是分开的,静坐屋内看不到些许景色,难免让人觉得疲倦。穿过住宅区,便是满目绿竹,相比于何园的花草,这里显得过于单调。

坐在列车上,回忆这次短暂的旅行,我喜欢扬州人随和的性格和说话的口音,喜欢扬州古朴的巷子,喜欢小秦淮河畔清凉的晚风。

“我想‘身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一定是不出门的人坐在窗前的臆想。如果身体在路上,记得带上心,其他行李都是累赘。”凌晨三点,我在列车上醒来,窗外一片漆黑,在笔记本上写下来这样一段话。 

天亮之后,我又回到了平日里生活的小城,熟悉的城市突然变得陌生,热情的出租车司机询问是否要打车,我用略带淮扬口味的普通话说道“不必了,谢谢”。耳机中传来宋冬野的声音,回到家时恰好是那句“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我想多年后的春日我会与你再重逢,扬州。

新闻推荐

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男人 辰薇

...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