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春天,百鸟翔集的季节 孙井泉(滕州)

滕州日报 2015-03-28 00:24 大字

几场春雨过后,春天真的来了。春天,一个万木争荣的季节,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

广袤的原野,到处都有成片的树林;山区丘陵,到处都有茂密的森林植被;星罗棋布的村庄,都掩映在树荫之中;河涯荒滩,都有着成行成片的树木。过去大家族坟地,大多植柏成林,所以在鲁南坟地也称“林”。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树林就有鸟类栖息,许多鸟都选择在树上筑巢生活,有长期定居的留鸟,有定期返回的候鸟。鸟儿早出晚归,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安乐窝,即使飞得再远,总不会迷失回家的路,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所以鲁南老百姓都把家或座位说成“窝”,占地盘叫“占窝”。

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是树木庄稼的医生,多以吃害虫为主,也有兼食谷类、林果的。最常见的鸟如麻雀,俗称“小凤子”,城乡很普遍,和居民朝夕相伴,多选择在屋檐瓦楞和山墙坯缝中繁衍生息。谷熟季节,成群结队地飞向田间,俗话说:“麻雀上了万,一起一落吃一石(音dàn)。”因此在建国之初被列为“四害”之一而被全民捉拿,后被平反昭雪。过去比较多的鸟还有乌鸦,俗称“老鸹”,因叫声不雅而不受欢迎,老鸹有大老鸹和山老鸹两种,上世纪70年代后,大老鸹已绝迹。其次是喜鹊,喜鹊有花喜鹊和灰喜鹊(当地称“蓝毛”)两种,喜鹊因带“喜”字多被民间文人称为吉祥鸟,如“喜鹊闹春”或“喜上梅梢”;但老百姓称喜鹊为“山喳子”,有一首童谣唱道:“山喳子,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以此比喻那些不孝之子。山喳子叫声“嘎嘎”的,老百姓也不喜欢,认为不吉利,闻其叫声必以唾液喷之以解。

和人类亲近相依的候鸟是燕子,它们每年秋后和大雁一道回南方过冬,来年春天归来时,仍然认得老户人家,继续在这家屋梁上衔泥做窝,繁殖哺育后代。细心的房东都在屋门上留有“燕路”,以供燕子每早出去觅食。大雁的栖息地,除了原野密林外,还有河湖湿地芦苇荡。大雁团队精神很强,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春去秋来,看空中雁阵,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秩序井然。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雁群无论南迁北徙,总有一个带队的首领。大雁集体休息,总有一个值勤站岗的哨兵,发现敌情,立即鸣叫示警。

随季节鸣叫的还有布谷鸟,学名杜鹃,有“四声杜鹃”,俗称“光棍朵夫”,它一叫,就该收麦了,麦收后就很难听到它的叫声。其它还有“二声杜鹃”、“三声杜鹃”,老百姓称其为“咕咕鸟”。树林中的鸟还有斑鸠、黄鹂,据说斑鸠比较懒,自己不做窝,以侵占别人的巢穴为荣,因此就有了“鸠占鹊巢”的成语。斑鸠往往趁喜鹊外出之际,把蛋下在其巢中,喜鹊夫妇不知就里,辛辛苦苦地把斑鸠蛋孵化养育,直到小斑鸠翅膀根硬了飞走,喜鹊这才大梦初醒,后悔地大呼“假!假!假!”据专家调查分析,“鸠占鹊巢”的鸠应是鸬鸠,即布谷鸟的一种,占的巢是一般黄雀的巢,而不是“鹊巢”,像喜鹊这样比较凶狠的鸟它是不敢惹的。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斑鸠和喜鹊都背了名不符实的黑锅。常吃树木害虫的啄木鸟,俗叫“餐餐木”;专门在夜间捕捉老鼠吃的还有猫头鹰,俗称“夜猫子”,因叫声难听,使人闻之胆寒,特别在傍晚,如落在哪里叫,说附近要死人,俗话说:“夜猫子报喜——坏了名了”。不多见的还有猛禽——鹰,老百姓称其为“老雕”,俗话说“兔不遮鹰眼”,鹰不仅捕食其它飞禽、家禽,还经常把野兔掠到空中。

如今,随着山区平原的植树造林,随着城乡的大面积绿化,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许多迁徙他乡的鸟都陆续回来定居,甚至有些不知名的鸟也纷纷前来安家落户,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越来越多。一个百鸟鸣唱的春天又来了,一个万物竞发的季节又开始了……

(文中涉及方言发音取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新闻推荐

《捉妖记》回应票房造假:实为公益放映

...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