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店铺幌子
旧时,蓬莱城乡的商业活动主要分为店铺、摊贩、游动三种形式。
店铺是人们对坐店经营者的泛称,习惯上把店面大的称为“店”,店面小的称为“铺”。在大大小小的店铺门前,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幌子,人们也叫它“招牌”,是招揽顾客的标识,也是传承已久的商俗,今天已演变成多种多样的广告牌了。其实当时也有文字广告牌,只是以幌子为标识的居多。
旧时的店铺幌子虽然式样繁多,却是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的,一般分为常年型和季节型两大类。在常年型中,又可分为形象式、象征式和实物式三种,其中以实物式为最多。比如,凡是饮食类的店铺,挂的都是“罗圈幌”。幌子由三根系绳拴挂,幌子下边飘着许多纸绺,即用白纸或粉纸剪成的纸花条边,这是烧麦与花卷等食品的形象化表意;中间有一道罗圈,是筛面罗与蒸馒头的笼格形象;下面的诸多纸条,则表示下锅的面条。店铺前所挂的幌子数量不同,则表示该店所经营的范围和品种的差别。挂一个幌子的是饺子馆或包子铺,两个幌子的则是营销家常便饭及一般的炒菜。如果门前亮出四个幌子,那就是以经营酒席为主的大店和名店了。
旅店也有挂罗圈幌子的,一般挂两三个罗圈的是规模较小的旅店,一长串罗圈的则是大旅店或马车店。
旧时医药铺子的门前,挂的一对幌子上画的是膏药图形。每个幌子是四块画有膏药的木板拼接的,下有双鱼标记。膏药代表的是名贵药材,双鱼寓意吉庆,并蕴含着老幼无欺的意思。绸缎庄门前挂的是大布幌子,由长五尺宽一尺的绸缎布片做成。后来随着化学纤维织品的出现并垄断了绸缎市面,致使绸缎经营的专卖店铺逐渐销声匿迹,大布幌子在店铺门前也不见了踪影。
理发店的幌子是属于象征式的,挂的是一块白布幌子。幌子的白布带有红花边,象征毛巾。挂幌子的木头立柱画有红白相间的斜线,相似旗杆。因为理发师傅最早称作“待诏”,意思是他们是奉皇帝旨意行事的。俗话说的“锅台后树旗杆”,指的是挂在剃头挑子上挂的那绺荡刀布,把它说成圣旨,理发师傅是“奉旨剃头”。这也是满清入关后留下的俗事,沿袭了清初“留发不留头”的老规矩。
干果食品店门前挂的也是象征式幌子,多是八仙图样的幌子。一般是四块木板拼接,双面彩绘着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人物的形象。四块木板象征四时果品,八位神仙象征八味糕点。
所谓季节式幌子,是店家应时应景的营销广告,比如时值中秋,食品店铺门前便挂起特大的月饼的模型或图案等。
除了以上三种形式的幌子,还有一种是以店主外号来命名的幌子,如张麻子肉铺、李驼背杂货店、王老三饺子馆等。这种外号幌子常常又被视为一种品牌,幽默响亮且容易记牢,因此广告效应很强。这些外号幌子的店铺也因此生意比较兴旺,结果形成了一句俗谚———没有外号不发家。
店铺以外的经营形式便是摊贩和游动两种了。这两种的门类很多,并且城乡都有,所谓驱车卖浆者流,都属于这一类。这些小本小利的生意人,招揽顾客的“幌子”主要靠声音,喉咙吆喝的声音或者器物发出的声音。比如贩卖家庭日用品的小商贩,被人们称为货郎。每到一处,便把肩挑手提背驮的杂货就地一摆,摇响手中的货郎鼓,向人们传递他到来的信息。染坊外出接收或送货的人用的也是货郎鼓,不过和杂货摊贩的有区别。卖杂货的是一个小皮鼓和一个小铜锣串连在一起,镶在一根木柄上同时摇动的;染坊接送货的只是一个小皮鼓。两者发出的声音不同,人们一听便可以辨别出来者的身份了。
卖香油和卖糖果的,是敲击一种用响铜板做的圆形“铛铛”;卖豆腐的是敲打木制的梆子;弹棉花的是摇铃铛。如此等等,各不相同。至于吆喝声,大多是干什么叫喊什么,如锔锅锔盆戗菜刀磨剪子的,都是亮着嗓门大声吆喝,直截了当向人们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不管是幌子还是吆喝,都是一种原始性质的广告。由于当时人们的识字能力较差,文字广告不如幌子和吆喝那么形象直观和明确告知,所以使用的十分普遍。这些幌子与吆喝的旧时商俗风景,直至今天,仍然留下了一些踪影。
新闻推荐
别把自己想的太伟大,要知道,在别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个配角而已。———生活感悟不要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别人看,世界上多的不是医师,多的是撒...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