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钓鱼那点事

烟台晚报 2012-11-02 23:13 大字

身在大海边,见惯了垂钓人,看到的、听到的“钓鱼经”一箩筐,还有一些亲身体验至今难忘,今天,不妨就梳理梳理。

垂钓的渔具和方式,千姿百态。我曾用过最简单的办法。一次赶海潜水时,发现水底洞外有条大个儿黑鱼,大大的眼睛很有神。我把随身携带的鱼钩取出,挂上鱼饵,让铅坠带着鱼饵在这条鱼的附近跳舞,鱼抗不住诱惑,被骗吞了钩,成了我的囊中物。

有人惯用放长线钓鱼,用六根木条,钉成一副立体三脚架,约有五六十厘米高,架上缝块布作为帆,就成了一个简陋的微型“小船”。小船系上百来米长的粗尼龙绳,尼龙绳上挂些浮漂,每隔一段距离再拴上些鱼钩,钩上挂鱼饵,趁着小南风,让小船带到海的深处。岸上的一头在礁石上系牢。一般晚上放线,第二天一大早去收线。用此法钓的多是针良鱼。

再就是使撅竿(也叫甩竿),起初,鱼竿上是没有滑轮的,后来安上滑轮,可以把鱼钩甩得很远。最初,人们用小节竹竿做鱼竿,这种竹竿细长,柔韧,弹性好,不易折断。之后出现了玻璃钢鱼竿,能伸缩,便于携带,但重量大。如今则是碳素鱼竿一统天下。渔具越来越先进,但海边的鱼却越来越少,有些人便找来特大的车轮内胎,胎底用厚梧桐木板捆扎成十字形,人穿着连脚的高筒皮裤,垂腿坐在那十字架上,再配两支短柄木桨,在海中划动着寻找鱼群。近几年,昂贵的橡皮艇成了垂钓爱好者的新宠,驾驶它出海,收获远好过在岸边抡竿。

垂钓者还要看准季节,掌握潮流。谚语说:“冬至不停钓,等于瞎胡闹”、“夏天到,鱼难钓。”严冬和盛夏,垂钓者都是洗手不干。等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了,垂钓者才纷纷出动。即使在垂钓季节里,也要注意潮流。退潮时不宜垂钓。因为海水后退,鱼儿也跟着往深海转移;而涨潮时,凉凉的海水先从海底涌向岸边,把海底搅动得有点浑浊,小鱼小虾便过来觅食,大些的鱼儿也跟过来捕猎———这茬口垂钓,才有收获。如果海上刮起六七级大风,等风平浪静时,饥不择食的鱼儿很容易被鱼饵所诱惑。此时,垂钓者们风急火燎地赶到海边,占个有利位置就忙乎开了。当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被鱼竿提出海面,当手里握着滑溜溜的摆动着尾巴的鱼时,个个喜形于色,荣辱皆忘。

垂钓有时也讲运气。笔者认识几位垂钓高手,是中学老师。有一周末,这几位高手鼓动校长跟着他们到海边乐呵乐呵。校长没渔具,有位高手就把他闲置多年的一根旧鱼竿找来,擦了擦灰尘,送给校长用。这根鱼竿上端像赶牛的鞭子,下端像简易标枪,木制滑轮转起来懒洋洋的,一副不想出力的样子。到了海边,各就各位,各忙各的。这位校长是新手,坐等了好一会儿,没有鱼儿吃钩,他兴致大减,起身旁观那几位高手,还真不赖,有的已钓了十几条香皂大小的小海鲾。到了快收竿回家的时候,有人发现,校长的鱼竿躺在了沙滩上。校长忙过去拖,拉着拉着,感到沉甸甸的,心想,可能是鱼坠卡在石缝里,便抖动抖动,鱼竿开始摇摆,校长忙招呼身旁的高手过来帮忙,结果拖上来一条大个儿的加吉鱼!有人拿出袖珍电子弹簧秤一称,哈哈,两斤半!大家喜出望外,校长一声令下:“伙计们,收拾收拾,上饭店!”

翟在科高景林

新闻推荐

哈尔滨市一名女童滑入排水沟被卷走

3月31日17时许,哈尔滨市阿城区舍利乡丰收村12岁女孩王春兰,在村内道路行走时,因路上积雪融化导致路面湿滑,滑入路旁的排水沟内被卷走,截至4月1日11时记者发稿时,失踪女...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钓鱼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