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李白的九日登山云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李白的《九日登山》云:“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酒。”这首诗暗含着陶渊明咏菊、白衣人送酒的故事。这件事成了后世文人喜欢引用的典故,且每到重阳节诗人都有所吟咏,总离不了菊花和酒。对于这一点,唐诗最可证明,现举佳句如下:“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更望樽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不难看出,重阳节、菊花酒、陶渊明在诗人笔下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和内容。
那么,世人为什么那么追捧陶渊明呢?我想凡读书之人恐怕都还记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和《桃花源记》,史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上面派来督邮视察,按官礼,县令要整冠束带迎接。然而,陶渊明对妻子说:“这个督邮我早就认识,是个专门欺上压下、拍马逢迎、不学无术的小人,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向这个小人折腰(行礼)。”说完,第二天他就把官印和官服留下,和妻子一块离开了彭泽,结束了十三年仕途生活,回到家乡九江,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感其高风亮节,后世之人对此多有赞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赞美道:“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从此,菊花和陶渊明成了坚贞卓绝、高风亮节的代名词,鼓舞人民积极向上,不向邪恶低头。
陶渊明平生最爱菊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爱菊成癖的文学家,尽管他的作品中未有专门写菊花的诗,但由于他的高洁,人们仍称颂他为菊花神。他的《和郭主簿》凸显了他的这一精神:“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还有,说到陶渊明,不得不提到他的《桃花源记》。此前我曾多次读过这篇文章,但认识终归肤浅。近读梁衡先生《心中的桃花源》则让我提升了对陶文的认识和对他本人的认识。“陶渊明一生大多身处逆境,但他却永是开朗。不是说这逆境不存在,而是他能精神变物质,逆来顺推,化烦躁为平和。他以太极手段,四两拨千斤,将愁苦从心头轻轻化去,让苦难不再发酵放大,或干脆就转而发酵为一坛美酒。陶渊明对辞官后的农耕生活要求并不高:‘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粗布淡饭而已。但他却从这种清苦中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审美的享受。”
“陶渊明对死亡的思考更是彻底,并有一种另类的美感。他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人总有一死,何必叹什么命长命短,操心什么死后的荣誉。”
有了梁文的启发,让我又想到了陶渊明去世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一天,陶家门前突然来了一大队人马,原来是新上任的江州刺史檀道济来看望陶渊明。这时陶渊明已年过花甲,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病倒在床。檀对陶说:“听说贤德之人,世道不好就隐居,当今皇上英明,四海归心,朝廷三次请你做著作郎,你何必在这里过苦日子呢!”陶说:“古人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不过恪守古人遗训罢了。”交谈好久,知陶绝不出山,檀遂告辞。也就是在这一年,陶渊明在贫病交迫中辞世,卒年六十三岁。
新闻推荐
...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