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现场采访水下考古队员能见度低,水下作业基本靠“摸”

济南时报 2012-09-08 00:28 大字

考古工作人员带好装备进入水中,对运河进行勘探。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刚 摄

┬特派记者 邵猛

9月8日下午,两名水下考古队员对两处“可疑点”进行水下调查,进一步确定水下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遗迹。这次下水时长超过1.5小时,记者现场目击了水下考古队员入水、出水的全过程。

水下考古队员装备重达20斤

8日下午,考古队分成两艘船,“兵分两路”,一组继续上午的“扫测”工作,一组由4名水下考古队员梁国庆、周强、尹锋超、王茜组成,进行水下作业。记者跟随水下考古队员一组。

在三里闸附近水域,“扫测”船上的考古队员将浮标放入河中,随即离去。梁国庆告诉记者,根据上午“扫测”结果,此处长约15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十七八个大坑。

在距浮标约5米处,记者乘坐的船停下,水下考古队员准备从此处下水,并探摸浮标周围的情况。“浮标底下系着铅块。”梁国庆告诉记者,“这次,我暂时不下水,周强与尹锋超下水。”

此次考古队中唯一的一名女水下考古队员王茜告诉记者,队员入水前需要换上潜水服,穿好装备,“先将气瓶绑到BCD(浮力补偿背心)上,然后气瓶与调节器连接,队员穿上BCD,腰间绑上铅块,之后穿蛙鞋、脚蹼。”

“调节器连着四根管子,一根连着BCD,一根连着气压表,另两根连着呼吸器。”王茜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两根呼吸器的管子颜色并不相同,“黑色的是主呼吸器,黄色的稍长,是备用呼吸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王茜说道。

准备就绪,两名队员先后跳入河中,游到浮标附近,潜入水中探摸。“两名队员同时在水中,是为了保护安全,如果自己的呼吸器出问题,可以借用队友的备用呼吸器,两人共用一个气瓶。”梁国庆告诉记者,“气瓶中是压缩空气,我们曾算过,按照我们的压缩倍数,仅空气就重6斤,再算上气瓶自重,身背装备接近20斤。”

河面上规律地冒着气泡,梁国庆不时用通讯设备提醒水下队员“注意渔网”等注意事项。两名队员不时从水中探出头,向梁国庆说明情况。大约40分钟,水下队员登船。

“水很浑浊,能见度基本为零,在水下根本看不到什么。”尹锋超说,通过用标杆的刺插,他判断河底有比较深的淤泥,“但淤泥下面不好确定。”周强告诉记者,“表层的泥很软,能到脚面。在坑的边缘,有摸鹅软石的感觉。”

由于没有更大的收获,考古队决定向下一处“可疑点”利建闸进发。

能见度太低,很多设备用不上

周强告诉记者,同样是水下考古,在海中与在运河中并不相同,“海中的水下环境比较复杂,水流、暗涌等比较多,运河中的泥沙多,能见度低,主要的危险物是渔网等。”

在抵达利建闸的途中,周强穿着潜水服坐在船舱底上,背对太阳。“以前在海边潜水上来之后很冷,这次还好,这里的水浅,水温能到20摄氏度,不像海水,表面水温比较高,到下面可能就接近0摄氏度。”周强介绍说,“潜水服是紧身的,水进入衣服,基本不流动,身体将这部分水温暖之后,就形成一个类似的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

16:45,船行至利建闸附近,此处杂草丛生,不利于水下考古队员作业。

很快,周强与尹锋超再次下水,不时钻出水面,与岸边的梁国庆交流。王茜向记者解释说:“他们在配合记录水下遗存的情况。”

18:00,水下考古队员返回船上。记者看到尹锋超的脸部留着面镜的压痕。“这里水比较浅,不是水压的作用,是面镜松紧带比较紧的缘故。”尹锋超解释说。

“能见度大约10厘米,基本是贴着才能看得清。”周强说,“由于能见度太低,很多设备用不上,在水下根本无法完成绘图。”他们只能在水下用尺子测量,将数据与形状描述给岸边的梁国庆,由梁国庆进行记录与绘图。“1个小时?没感觉到,在水下干起活来,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周强笑着对记者说。

返航时,梁国庆告诉记者,利建闸水下的一部分保存还算相对完好,“完成一部分记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夜幕慢慢落下,两组考古队员会合,一同返回。19:20,船到达状元桥出发点,梁国庆告诉记者,“明天继续对部分区域‘扫测\’,对‘可疑点\’下水探摸。”

新闻推荐

省作协阳谷献爱心

时报讯 (记者任晓斐)昨日上午,山东省作家协会为阳谷县李台镇的关门口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六一节礼物——— 价值两万余元的爱心书包、学习用品和电扇,使孩子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据...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