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过新年
虎虎生威 闹新春
2月1日,苏州民间艺人吴红英(左)和母亲一起展示巨型虎头鞋。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北川:展羌族文化 迎虎年新春
2月7日,四川省北川县杨家坝乡身穿节日盛装的羌族姑娘在表演舞蹈《献羌红》。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蒸花糕 年年高
2月8日,山东省阳谷县侨润办事处前杨村村民用保鲜膜包装蒸好的花糕。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期间,我国各地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如祭祀、吃年夜饭、守岁等。2010年是庚寅之虎年,我们整理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虎年新春习俗,让读者一睹为快。
扬州
虎头鞋保平安
虎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作为中国人钟爱的“百兽之王”,老虎不仅是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中国北方地区都有娃娃新年穿“虎头鞋”的习俗。
相传,古时扬州城一个船夫帮助了一位年迈旅行者,老者送他一幅古画,画中一个漂亮姑娘正在用针线缝一双虎头鞋。船夫将画挂在床头的墙上,后来,画中女子从画中走出来与船夫共同生活并生了一个男孩。村长后来将这图画抢走了。画中女子再未现身。船夫的儿子稍大时,对村长说他可以将画中人召唤下来。他大声地对着画召唤道:“妈妈,我们走。”画中女子应声下地,搂起儿子就往外走。村长要那女子做妻子。遭到拒绝后向母子俩扑去。儿子脚上的虎头鞋突然松脱下来,变为一只斑斓猛虎,扑向村长……虎头鞋拯救了母子俩和他们的家庭。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为孩子制作虎头鞋,期望它能够保佑孩子与家庭的安全。
山西
黎侯虎赐财福
山西黎城县民间手工技艺黎侯虎是一朵奇葩,被誉为中国第一虎。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间风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
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香港
团年饭逛花市
近年来,很少香港人在春节时贴春联、年画,取而代之的是在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挥春。贴挥春的用意和贴春联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不少,大部分家庭会吃“团年饭”,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当然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藏族·跳神会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新年早晨,妇女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侗族·打侗年
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人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从春节到元宵节,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又赎不回,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黎族·春节围猎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春节全家围坐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欢唱“贺年歌”。正月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分猎物时,先将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一份。
新闻推荐
6月22日上午,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阿穆隆涉嫌交通肇事案、宝勒德牧仁涉嫌窝藏案。庭审现场阿穆隆...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