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见坦途 莘县莘州中学日语教学促学校特色发展

聊城日报 2021-04-13 08:47 大字

高中教育中,外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18年起,莘县莘州中学立足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偏弱、英语成绩较差的现实,关注高考新动向,挖掘师资潜力,逐步探索日语特色教学之路。

初试新声 指“日”可待

自建校之日起,莘州中学就面临着生源基础差的难题。“我们的高一新生中,中考英语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70%左右,这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很大不便。”莘州中学校长高朝臣说,开学之初,英语组教师带领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补习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虽有所改变,但收效甚微。

在借鉴其他学校做法的基础上,莘州中学开始探索日语教学改革。日语由中文演变而来,其中占大部分的是汉字。“对学生来说,日语容易书写,能够快速突破。”高朝臣告诉记者,对英语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新的起跑线能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语言的热情。

从高考英语和日语的对比看,目前高考日语仅四个题型,其中除作文需要动笔写之外,其余听力、语法单选和阅读理解均为单选题。高考英语单词量为4500个,而日语仅2500个。再加上日本的动漫、偶像、电视剧等都深深影响着当代高中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2018年,莘州中学果断决定:从高一年级试行日语教学改革。学校通过家长会、班会、座谈会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定转化对象,激发其学习兴趣。学校从现有的英语教师中选调有一定日语基础的老师来教学,选配有改革意识的班主任来管理,该校日语特色教学自此迈开了步伐。

初步探索 蒸蒸“日”上

日语教学首先面临的是教材问题,购买的教材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莘州中学日语组的老师经过几年摸索,开辟了一条日语教学的“莘州大道”。

首先自编教材,让教材“活”起来。老师们根据学生的班级生活、宿舍生活、家庭生活、校内社交等实际场景,编写有趣的单词、对话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让课堂“动”起来。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个人发言、同桌对话、小组交流等形式,让每个人都参与;通过点评、比赛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大胆开口说日语,并与老师展开交流。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信心“强”起来。“刚开始,学生大都有速成心理,认为日语很快就能学会,但过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认为日语也并不好学,便产生放弃的想法。”高朝臣说,教师耐心、仔细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课堂表现,通过谈话、个别辅导,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产生‘我能学好’的心理暗示。同时,教师对这些学生适时地多鼓励、多表扬,捕捉其闪光点,让学生树立信心。

学校积极联系开设日语课程的学校,派老师外出“取经”。同时,学校聘请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来校“把脉”问诊,进行专业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校内,专业教师抓实集备、资源共享,开展共同交流,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为今后的日语教学摸索一条可行之路。

初见成效 “日”臻完善

从2018年开始成立时的8个班级,发展到现在的25个班级,占学校总班额的四分之一,日语教师从4名增加到现在的13名。班额足,生源多,师资强,为该校日语特色教学提供了保障。

学校在日语教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贴合实际的制度。学校教材由新华书店统一配发,命题由最初自己命制,转为与兄弟学校合作或者请专家命制。为突出日语教学特色、强化队伍建设,该校专门增设日语教研组长,协调三个年级的教学,确保连贯、一致、高效,同时,日语教学开展“一日一研”活动,加强集备,研究课标、教材、学情,制定授课方案,通过骨干教师传帮带,帮扶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日语教学的改革,换来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从近两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看,该校学生日语合格率接近100%,远超英语学科,位居各科之首。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江洋。”莘州中学的教师正满怀信心,深入研究日语高考,为学生铺设大学圆梦之路,为助力莘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英东通讯员马子宏)

新闻推荐

张鲁回族镇 开展“两推一选”工作观摩学习

本报讯(通讯员杨玉娇)4月8日,莘县张鲁回族镇党委经过综合研究,选取赵官目村作为“两推一选”工作试点村,在该村开展了“两推一...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