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宾:出自亳州的唐末五代名将 ◎王世奇
[摘要]◎王世奇
南征北战,叱咤风云
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期战乱纷起,名将辈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朱汉宾就是这一时期的名将之一。
朱汉宾,字绩臣,唐末亳州谯县人,后梁太祖朱温的义子,一生历经唐、后梁、后唐、后晋四朝,官至太子少保、太子少傅,风云一生,却又能在乱世中安然善终。
朱汉宾的父亲朱元礼,原是亳州地方军队的将领,职务不高,但英勇善战,很有名声。当时的朱温还是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帐下的大将,他得知朱元礼的名声后,将朱元礼招至麾下,提拔为军校。后来朱元礼在进攻淮南的作战中战死。
因为朱元礼战死,朱温便把朱汉宾收为义子,编入自家族谱,并安排到自己的亲军之中。出自将门的朱汉宾自幼就身材魁梧,勇武有力,胆气过人,是天生的猛将。史书记载,朱汉宾少年时就善于射箭,经常与伙伴一起外出射猎,有一次看到群雁飞过,朱汉宾便手指其中一只,声称要射下,众人都不以为然。谁知朱汉宾一箭飞出,所指的那只大雁果然被射中,随矢而落。伙伴们都啧啧称奇,从此之后大家都称他为“朱落雁”。
乾宁二年,朱温率军攻打兖州、郓州,兖州节度使朱瑾与朱温互有攻守,一时间难解难分。朱瑾招募几百名骁勇善战的士卒组成亲兵,在他们额头上文上双雁,号称“雁子都”。朱温得知后,也挑选数百精兵,单独组建一军,由朱汉宾率领,号称“落雁都”。因掌管“落雁都”,朱汉宾“朱落雁”的名号更是为人熟知,以至于后来很多人只知道他叫“朱落雁”而不知道他的本名。
朱汉宾统率“落雁都”跟随朱温归附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在天复年间被任命为右羽林统军。此时朱温通过不断征伐,成了唐末最大的地方割据势力,进而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很快就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帝位,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作为朱温的义子和亲信将领,朱汉宾也被不断提拔,在后梁时期历任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远军节度使,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
识时识务,知进知退
后来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将朱汉宾贬为右龙武统军,对朱汉宾很是冷淡。朱汉宾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是前朝皇帝朱温的养子和亲信,必须韬光养晦才能自保。他通权达变,对待皇帝李存勖非常恭敬,慢慢取信于李存勖。
有一次,李存勖出游时路过朱汉宾宅邸,便到朱汉宾家中稍做停留,朱汉宾让妻子亲自为李存勖倒酒奉食,侍候左右,并让家中的乐师奏乐助兴。朱汉宾的妻子颇有姿色,李存勖龙颜大悦,在朱汉宾家中饮酒作乐,直到二更天才离去。自此,朱汉宾成为李存勖的宠臣。
同光四年,冀王朱友谦入京朝见。朱友谦也是朱温的义子,比朱汉宾年长,朱汉宾一直都把他当作兄长对待。朱友谦进京,朱汉宾就在家中设宴招待朱友谦,并邀请永王李存霸等几位皇亲国戚陪同。入席时,朱友谦很自大地直接坐到了永王李存霸的上方。众人酒兴正浓时,朱汉宾用大杯向朱友谦敬酒说:“你的名望地位虽高,坐在皇弟李存霸的上方,不合适吧。”没几天,朱友谦获罪全族被诛。
后来李嗣源杀死李存勖登上皇位。李嗣源因为朱汉宾是李存勖的亲信,对他很是厌恶,任命他为右卫上将军,这是个有名却无实权的职位。当时枢密使安重诲很受李嗣源的重用,一度总揽朝政,朱汉宾就派人暗中与安重诲拉关系,并结成联姻。天成末年,朱汉宾调任潞州节度使,重掌兵权。后来安重诲获罪被杀,朱汉宾再次被贬为右卫上将军。
此时朱汉宾已经年过花甲,于是在次年秋天以太子少保官衔告老还乡,回到亳州养老。石敬瑭建立后晋后,又加封朱汉宾太子少傅。晚年的朱汉宾仍然食量酒量过人,体态仍旧十分魁梧,六十四岁时寿终正寝,谥号贞惠。史书评价他是“知止之良将也”。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崇勋,官至左武卫将军。
为人正直,体恤父老
朱汉宾曾在多地为官,他奉公守法,治军有方,凡是他任职地方的父老乡亲都没听说过他做过违法的事。在后梁时期,朱汉宾曾经率军驻扎在魏州莘县,当时正逢节度使离开了本郡,手下都怂恿朱汉宾篡权自立为节度使,朱汉宾严词拒绝,并杀掉了领头的几人,知道此事的人都对朱汉宾的德行赞赏有加。
在曹州时遇到蝗灾,朱汉宾率军驱赶飞蝗,曹州父老对他讴歌称颂。掌管平阳时遭遇旱灾,朱汉宾亲自斋戒沐浴到龙王庙祈祷求雨,后来天降甘霖,全境大丰收,人们都认为是朱汉宾的仁德感动了上天。
朱汉宾退休回到家乡亳州后,乐善好施,尽力帮助父老乡亲。乡亲中很多人家庭贫困,遇到亲人去世无力安葬的,朱汉宾就帮助他们购买棺椁,修建坟茔;遇到无钱结婚的,朱汉宾则资助他们钱财。受到朱汉宾恩惠的有好几百家,亳州父老都对朱汉宾交口称赞。
新闻推荐
7月26日,聊大法学院志愿者走入聊城莘县燕塔广场,举办有关《民法典》的宣讲活动。志愿者以相关案例咨询市民看法并向...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