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产业链 带富众乡亲
□本报记者 蒲二利
本报通讯员 何 伟
“咱王奉也有自己的育苗基地了,以后买种苗,再也不用去其他地方买了。在咱自己乡镇的育苗厂买苗子,心里踏实。”日前,莘县王奉镇王庄村大棚种植户吕雪平高兴地说。
王奉镇形成蔬菜大棚产业是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王奉镇积极号召群众种植大棚,并多次组织群众外出培训、学习种植技术,参观大棚建设和育苗基地。单以王庄村为例,村里现在就有400余座冬暖式大棚。大棚建起来了,种苗需求量就上去了,怎么让种植户放心又省事?该镇经过调研,决定进一步拉长蔬菜产业链条,建起育苗基地,为蔬菜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王奉镇政府经过第三方评估,投资200万元扶贫资金,购买了鑫阳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造的6座育苗棚,育苗基地就建在王庄村,集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育苗棚所有权归王奉镇人民政府。育苗棚优先租赁给鑫阳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棚租金用于23个插花村的贫困户和扶贫公益事业。“我过去从事农资行业,和农户接触比较多。咱王奉这几年大棚种植发展迅速,但是没有自己的育苗基地,群众买菜苗非常麻烦,经常要去其他乡镇的育苗场跑很多趟,也不一定能买到优质的菜苗。”在谈起自己建设育苗基地的初衷时,公司董事长尹增军说,“我就是想让家乡的群众能少走弯路,为他们提供品种好、有质量安全保证的瓜菜苗。多亏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我才能顺利流转土地,筹集资金,建起这些大棚。不但我自己能受益,还能带动群众致富。”
“我们建造的育苗棚自动化程度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发出来的苗子根系好,长得壮,成活率高。种子也都是优中选优,单就辣椒这一个品种,我们就购买了四五十种不同品种的种子进行培育实验,经过2至3年的反复试验、试种,选出优秀的品种,才会向广大农户推广。”在育苗棚里,专业技术员介绍。目前,鑫阳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王庄村建有12座大棚,占地70亩,其中6座种植棚,6座育苗棚。现在在大棚基地工作的除了部分技术人员外,其他都是附近村里的农户,每人每月大约能 收 入2000元左右。据尹增军介绍,他打算未来几年将大棚数量增加到20座。在基地扩大规模后,再招收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聊城7月25日讯(记者凌文秀实习生张华)“跟我同龄的人婚也结了,孩子也有了,我还单着!”“看着那些情...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