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责任温暖孩子心灵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倾力救助罹患精神疾病女童
■本报记者 鞠圣娇 本报通讯员 秦潞
这个冬天,对10岁的悠悠(化名)来说,具有别样的意义。
悠悠因患有精神疾病而辍学在家,父亲因病入院,家庭贫困。因未曾得到规范治疗,她的病情一天天加重。12月10日,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江景华在得知悠悠的情况后,带领专业医师到家里为悠悠诊断病情,并安排她免费入院治疗。如今,悠悠在爱心病房里享受着久违的童年快乐。
“不能让孩子困在家中”
“悠悠很可怜,是病房年龄最小的患者。”每每提到悠悠,抑郁症女病房主任杨拥军都颇感惋惜。悠悠父亲患精神疾病多年,意识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多年前外出打工,再无音讯,悠悠只得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学一年级时,悠悠受惊吓出现精神问题,经常发呆,无缘无故自言自语,总是学其他人说话,发脾气时会大喊大叫、摔东西。无奈之下,悠悠辍学了。
多年来,悠悠一家靠年迈的爷爷打工获得的微薄收入和政府补贴度日。悠悠的奶奶每次带她到卫生院看病,只能在门诊拿些药。看着孩子病情日益严重,奶奶也毫无办法。而悠悠的语言交流能力也相对较弱,平时只有看动画片这一个爱好。
最近,江景华得知悠悠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带专业医师到悠悠家中进行诊断,她向悠悠的奶奶详细讲解了国家及医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政策,“悠悠属于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我们会免除住院期间的一切生活费和治疗费。让悠悠安心地来院接受治疗,不能让孩子困在家中。”悠悠的奶奶感动不已:“这些年了,孩子终于看到了希望!”她拉着江景华的手,连声道谢。
在返回医院的路上,江景华一直牵着悠悠的手,并将她送到病房。
“尽全力让孩子感到温暖”
接受治疗就意味着希望的开始。刚入院的悠悠总是学其他人说话,行为怪异、时常发呆,医院为此组织了多名精神科专家进行了多次联合会诊。在综合评估病情和详细检查后,医务人员为悠悠制定了一整套精准治疗方案。江景华也多次到病房去看望悠悠,了解其想法和愿望,她总是嘱咐医务人员:“不仅要控制孩子的病情,还要尽全力让孩子感到温暖,让悠悠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病房护理人员像照顾小妹妹一样,关心着悠悠,每天陪她聊天,对她进行心理疏导,为她洗澡、剪指甲、梳头,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到她的秋衣破了,护士长还自费给她买了新衣服,这让悠悠感觉很温暖。慢慢地,悠悠内心的坚冰融化了,性格开朗了,也愿意跟医护人员交流了。
在市四院,在对休养员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绿色治疗项目,如手语舞、唱歌、经典诵读、下棋、八段锦、团体心理治疗等各项活动,其他患者也特别照顾悠悠。最近,医院又派出治疗师作为“私人教师”,为悠悠带来了捏橡皮泥、绘画等特色课程。每当上课时,治疗师都鼓励悠悠大胆创作,展露内心的想法。冬日暖阳下,悠悠聚精会神地画、捏,还主动跟老师讲述自己笔下的有趣故事。后来,老师把橡皮泥和画笔都留给了悠悠,让她有了更多创作的机会。
“爸爸,见到你太好了!”
悠悠的父亲多年前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性格变得孤僻、多疑,丧失了劳动能力,长期在市四院精神科三病房住院治疗,与悠悠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10月,悠悠的父亲病重住院,父女俩又有2个多月没有见面了。
“我想见爸爸一面。”上星期,悠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杨拥军,杨拥军考虑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鼓励能促进康复,就答应等她病情好转后安排她和爸爸见面,并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前对悠悠进行了心理疏导,为见面做足了准备。
12月20日下午,许久未见的父女两人在两个病房负责人的共同帮助下团聚了。“爸爸,见到你太好了!”悠悠高兴地说。父女两人特别珍惜这次见面机会,悠悠特意把江院长送给她的一大包好吃的拿出来跟父亲分享,两人在椅子上一边吃着橘子苹果,一边聊天,互相叮嘱要好好吃饭、配合治疗。分别时两人约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一起回家。
“不让患者因没钱而走出医院”,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多年来一直践行的承诺。医院大力实施重症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程,使住院治疗的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费得到有效解决,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并照顾患者情感需求,让很多像悠悠这样的患者得到了优质服务。
如今,悠悠正在病房里接受着正规治疗,享受着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关爱,而这次治疗也必将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洪祥)“今年三季度,我公司因采购大量商品,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多亏应急转贷公司雪中送炭,及时解决了资金紧张问题。...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