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高原魂 “300人口述孔繁森”项目纪实之五
由于高原反应严重,一行人不得不中途停下来吸氧休息
■本报记者朱玉东
2016年7月27日,“300人口述孔繁森”项目组一行8人:程兴普、李光、洪亚彬、刘建国、周会、李菲、程艳、赵亮亮,从聊城启程赶往西藏,开启雪域高原的心灵之旅。他们循着孔繁森的足迹,历时49天,深入乡村、牧区、机关单位,采访了48位知情人。
从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山口,到“八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的阿里,他们领略了高原的雄浑辽阔,也切身体会了孔繁森当年工作、生活的艰难困苦。
初入西藏,体验高原反应
在这次采访中,他们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第一关就是高原反应。2016年8月1日那天,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口,长途奔波18个小时,他们每人只吃了一碗方便面。长途跋涉,疲劳加上缺氧,队伍中的4名女同志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即使吸了氧,依然眩晕呕吐。
在海拔4200米的当雄,一碗难得的面条,让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副馆长李光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生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陈展部主任刘建国和研保部主任洪亚彬年龄较大,在唐古拉山口都是被大家架着下车,第二天起床后两人还站立不稳。在安多,由于高原反应强烈,设计师程艳一整夜都在呕吐。
密集采访,累到虚脱休克
这次西藏之行,从2016年8月2日到拉萨开始,几乎每天都有采访。密集的采访,考验着大家的体能。
9月6日,在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玛卡村,孔繁森收养的两个孤儿曲印和贡桑面对镜头,讲述了当年发生地震时的惨状和被收养的过程。
那一天,他们采访了曲印、贡桑后,又走了很远的山路采访其他人。因为时间紧张,从早上到晚上,大家只吃了一点早餐。采访完,在回拉萨的路上,刘建国感觉身体不适,浑身无力,天旋地转,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上流下来,一度休克。最后,经众人紧急抢救,刘建国才转危为安。
如今,回忆起那次经历,刘建国说,他当时一直在工作,忘记了吃饭,导致出现低血糖,加上缺氧,才发生了那样的状况。
天气多变,身体备受考验
在去阿里的路上,一行人翻越山口时,1小时内经历了狂风、暴雨、大雪、冰雹,身体备受考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周会说,说起高原反应,以前只从书本、电视上看到过,而从孔繁森书写遗书的地方走过后,自己才对孔繁森当时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精神上的考验,让大家更敬佩孔繁森。采访团中的4位女同志比较年轻,她们的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才3岁。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久,大家的思乡之情愈发强烈。有次,周会和儿子视频通话,一旁观看的赵亮亮哭得一塌糊涂。赵亮亮说,自己非常思念家人,因此更能切身体会孔繁森当年的思乡之情:夜静四无邻,犬声扰我心;思乡思亲友,更思老母亲。
西藏之行,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是一次再学习、再教育的过程。一路走来,他们从班登群佩、洛桑顿珠、黎穆萨等人的眼眸中,从一条条饱含深情的哈达里,看到了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的精神丰碑!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扫码进入知识竞赛答题扫码加入聊城市学习组织扫码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本报讯(记者薛蓓蓓)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一...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