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激发政务公开活力 打造为民服务引擎
近年来,聊城市公安局将政务公开作为密切警民联系、树立良好形象、推进公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拓展公开载体,创新公开方式,激发政务活力,打造服务引擎,使政务公开工作成为公安工作的“助推器”“连心桥”“扩音器”。
“全媒融合”的“新探索”。聊城市公安局发扬首创精神,整合“报、台、网、端、微”资源,通过一体化采编、流程化运转、移动化传播,构建起“ 全媒融合、 矩阵发声、 引导舆论、服务民生”的警务公开新模式。仅去年就发布信息12680篇,讲好了警察故事,树立了公安形象。
“门户网站”的“升级版”。聊城市公安局对门户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强化网站的信息公开、交流互动、办事服务三大功能,方便公众及时获取各类有关公安工作的信息。去年,市公安局平台共受理诉求事项2705件,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5万件,办理出入境证件6.2万余件,向群众发送温馨告知短信 70 万余条,满意率达到100% 。
“新兴+传统”的“主战场”。聊城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迅捷优势,结合窗口单位的公告栏、电子信息屏、信息查阅点、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市公安局重要工作信息和工作成效,发布警情信息和预防犯罪提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公安工作透明度。
“警民互动”的“试验田”。对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政策、惠民措施,采取开门纳谏的方式,广泛邀请群众参与,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科学决策,实现政策红利的共商共建共享。市公安局召开专题意见建议征求座谈会,邀请8名市民代表,参加对市公安局草拟的《关于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讨论修改。通过“零距离”地解疑释惑,“无障碍”地精准解读,“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打通了落实上级精神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了惠民政策的充分落地,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了依法行政的公信力。【付延涛赵国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万绘本报通讯员王浩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能到外面搞经营。”这是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外科原主任葛怀俊退休...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