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哀伤情绪

聊城日报 2021-04-02 07:48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鞠圣娇

清明节即将到来,有些市民会为去世的亲人扫墓。亲人的离去同失恋、丢失重要物品等事情一样,都会让我们难过,有时我们很难从这些事情带来的哀伤情绪中走出来。有不少市民因此到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求助。高中生小张在小学、初中时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但高中之后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他感到很痛苦,出现了抑郁的情绪。小李跟男友恋爱4年,但男友留下一封分手信后就不辞而别,她想当面问清楚,却怎么都找不到他,这让她很痛苦。小王在失去孩子的两三个月里,脑海中全都是孩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内心充满了悔恨和对自己的责怪,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心理咨询师张蒙说,无法从哀伤情绪中走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人在劝慰他人的时候说,这就是现实,而且过去这么久了,你得接受现实。但这种安慰人的方法并不奏效。

张蒙说,人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各种丧失,从心理学上讲,丧失的客体可能是亲近的人、躯体的一部分,或者是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丧失会让我们感到悲伤,如果我们始终悲伤,就可能形成心理上的创伤。避免丧失带来心理创伤的办法,就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处理哀伤。

挪威精神分析协会主席S.Varvin教授在2003年提出一种理论,他认为“丧失,需要哀伤修通”。这个过程包括,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表达、调整和控制悲伤;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的改变;转移与丧失的客体的心理联系;修复内部的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现实中,面对重要的丧失事件,如亲人的离去,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相对固定的祭奠仪式,通过这个仪式,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与丧失的客体的分离。比如在中国,当亲人去世后,人们会共同在某个空间内守灵,这是和逝者继续在一起的隐喻,象征性地表达了对逝者的依恋。另外,守夜、亲朋好友参加追悼会、清明节祭奠,大家和丧亲者一起回忆逝者的过往,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感情,这些活动可以为丧亲者提供一个支持和关怀的圈子。当丧礼仪式结束后,我们和丧失的客体完成分离,逝去的人入土为安,活着的人继续未来的生活。

张蒙说,其他的丧失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比如失恋、失业等,在经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我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不能通过调整跟过去的生活告别、开始新的生活。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完成这种调整,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哀伤的仪式,帮助丧失者面对现实,并提供一个诉说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丧失者与旧客体的分离,同时一定的设置和治疗能够使心理咨询师成为丧失者的分享者和陪伴者。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师通过精神分析,使丧失者转移情感,与新的客体建立联系,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张蒙总结,每个人的成长一定伴随着丧失,但不一定都造成创伤,有些可以自我修通,比如自己大哭一场。建议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完成告别,这场仪式是对丧失这个事实的接纳,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新闻推荐

聊城市中心医院 6S管理助力服务升级

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护士站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鞠圣娇通讯员宋莹慧)窗明几净的病房、整洁有序的医生办公室、现代简约的...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