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团队 传播急救技能护佑百姓生命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鞠圣娇
通讯员
张建新
田庆谭
4分钟—6分钟,一顿饭的时间,却是一个人心脏骤停后能够被救援的窗口期。因此,有着“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在这“黄金四分钟”内,如果能够及时对心脏骤停(CA)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并拨打120,患者生还的希望就会大大提高。
事实上,很多市民对如何实施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并不了解,有时尽管有心帮助,但缺少必要的急救知识,在拨打120后只能无助地等待。作为急诊医生,聊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许建鲁在10年的工作中主动学习和推广心肺复苏技术,深入研究,对此感触颇深。在他看来,要把最实用、最方便、最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交给民众,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急救知识,聚点成面,在全社会能够形成一个巨大的“急救网络”。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院外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低于1%、心肺复苏普及率低于1%、心肺复苏装置配置率低于1%的“三低”窘境,培育健全的心肺复苏体系,培植科学的心肺复苏准则和培养具有健康心肺复苏文化的心肺复苏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许建鲁救护团队人员推广心肺复苏培训课程的初衷,他们想最终实现“全民科学普及心肺复苏技能”,提高心脏骤停救治率。为此,许建鲁与聊城市中医医院的同事们在积极行动着。
教会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10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让许建鲁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很多时候,救护车到了,已经晚了。”许建鲁说,如果目击者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结局会很不一样。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近年来,许建鲁团队在急诊科、医务科、护理部、以及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推广普及急救知识,开展了“心肺复苏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急救意识”的种子。
10月31日,许建鲁带领急诊科护理人员姜璐、王丹,在读研究生修陶立,在阳光小学开展了心肺复苏推广普及活动。11月22日,许建鲁带领急诊科护士姜璐、范丽娜走进交运幼儿园,在开展《急救技能大家学》的科普讲座后,姜璐、范丽娜利用携带的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现场实践操作,并邀请师生一起上台,感受心肺复苏的过程。针对幼儿进食时可能会因嬉笑打闹发生食物卡喉、进入气管的意外情况,姜璐、范丽娜手把手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让老师和学生初步掌握了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科学方法。
尽管这样的讲座已经开展了近10次,但聊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还是会认真准备,以孩子们能够听懂的语言和案例,普及这些专业的医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与40分钟的讲座相比,每次分组操作的时间要长达一个多小时,孩子们能记住这些知识吗?许建鲁认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次数多了,就能掌握了。所以,聊城市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愿意一遍遍地去推广普及这些知识和技能,让孩子们影响家庭、影响社会,早日实现“全民普及心肺复苏,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获救的机会”。以赛促练 提升全院急救水平
事实上,心肺复苏技术对施救者的体力和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有时还要求施救者有极大的耐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患者在医院发生心脏骤停,依然可能发生悲剧的原因。今年7月,一位36岁的青壮年男性因上腹部剧烈疼痛到市中医医院就诊,刚走到急诊科门口突然倒地,医务人员迅速评估并给予持续地胸外按压及电除颤。96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随后转入ICU进行治疗,恢复良好……这不仅彰显了聊城市中医医院多学科强大的合作能力,更得益于医院每位职工急救技能的提升。
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聊城市中医医院以“让每名医务人员都掌握急救知识”为出发点,加大培训力度,并外派医院急诊科苏士印、心内科雎勇2名专家参加了美国心脏协会组织的国际心肺复苏培训班,了解与国际接轨的急救先进知识。同时,医院以赛促练,举行各类急救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抢救水平,参加各类急救竞赛……
2018年7月,在首届山东中医药学会青年医师急救技能竞赛上,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洋荣获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骨关节科主治医师刘晓之荣获外伤包扎操作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针灸科医师白琳琳荣获针刺急救操作技能竞赛个人优秀奖。
今年10月,在山东省第二届青年医师中医急救技能竞赛上,医院重症医学科马淑红医师荣获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针灸科白琳琳主治医师荣获针刺急救操作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这也是近年来聊城市在省级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10月,在“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导师班(China CPR 2.0)山东·济南站暨人民健康心行动——立体心肺复苏全国大赛预选赛”上,医院代表队荣获大赛团体三等奖,许建鲁取得导师证,以《心肺复苏的规范救治》为题目进行了精彩授课,并获得“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和“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勋章。
这些急救知识 请你收好
作为个人,除了心肺复苏,我们还应该主动了解什么知识呢?或许我们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最终受益者,将是我们自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许建鲁向记者介绍了应该如何正确拨打120、心肺复苏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相关知识。
许建鲁建议,市民在遇到日常急救和危及生命的疾病或创伤、中毒需要急救时尽快拨打120;电话接通后,一定要保持镇定,表述清楚姓名、性别、年龄及发病情况,家庭地址应具体到楼号、门牌号,最好采用普通话;在等待期间,准备好就医需要的医保卡、病历卡、钱等一些物品,召集邻居或保安清理楼道、小区等堵塞物,以便救护车及时进入,并随时携带手机;有条件的话,尽量安排人员在小区或明显标志物旁等候救护车的到来。
如果遇到他人心脏骤停的情况,许建鲁给出了“急救流程四步法”——一评、二识、三呼、四救,即评估、识别、呼救、施救。首先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只有在安全时再进行施救。第二步,识别倒地者是否需要急救,看看患者的反应、呼吸、是否有出血,如果患者只是昏迷(意识丧失,呼吸心跳正常)则不需要心肺复苏,将患者摆放成侧卧位,呼叫120即可;如果无反应、无呼吸,要立即呼救他人帮忙或拨打120,并进行第四步实施心肺复苏。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将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者胸部中央、胸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两手重叠、十指交扣、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连续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次~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cm~6cm,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针对发生气道梗阻的情况,许建鲁说应该分情况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清醒的成人患者,应尽量鼓励其咳嗽,如果咳嗽欠佳,可实施上腹部冲击法,即在背后抱住患者,双手握拳,向内、向上朝其上腹部冲击。如果是婴幼儿发生气道异物,可将幼儿放到大人膝盖上,用力拍打背部中央两肩胛之间5次,或者实施胸部按压,快速按压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
随着时代进步与医学科技的发展,一些如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也将为心肺复苏术提供有效支持,但无论如何,施救者依然是最主要的,而掌握急救技术并不只是120急救医生的职责,更是每个人的义务。
为方便读者理解这些操作办法,本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相关链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可观看。
新闻推荐
柳园讯为切实做好取暖季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柳园街道近期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