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崛起森林之城 写在聊城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之际(下)

聊城日报 2018-10-17 13:21 大字

□本报记者 布双起 钟 伟

行走在聊城,举目望去,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生态湿地变身休闲公园,农田林网成为亮丽风景,河流道路化作生态走廊,林果苗木形成致富产业……短短三年时间,“推窗即可见绿,出门即可赏景”,聊城市“创森”工作交出了一份绿满城乡的五彩答卷。

从2016年正式吹响“创森”号角,到成功摘取“国家森林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聊城一步步靠近“森林城市”目标,一个个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可能做到的,在这里变成现实,一处处难点在聊城人民的努力下变成闪耀的亮点。

600万聊城人民辛勤终不负。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正在鲁西平原强势崛起!

勇闯平原“创森”路

农田广阔,人口稠密,宜林面积少,聊城地处平原地区也能“创森”?

相信有这样疑问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当你真正走进她时,才发现绿已然成为这里的主色调。秋日的聊城,尽管凉意渐浓,但道路两旁的树木依旧如盛夏时的那般葱郁,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

平原地区“创森”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市委、市政府从聊城的市情、林情出发,静下心来寻出路、解难题:

——解决了方向和路径的问题。聘请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科学编制《山东省聊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创建规划建设期限1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确定了“一心、一轴、三网、七区、八场、多点”的市域空间布局和“一心、一环、两带、多园”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解决了树往哪里栽的问题。面对林粮、林菜争地的现实,在保障基本农田基础上,对河流、道路两侧和生态脆弱区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苗种林种果,发展高档木材、特色林果和种苗产业。“创森”以来,全市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占市域国土面积比例的4.72%。

——解决了由谁来栽的问题。市县乡制定出台土地租赁补贴、苗木补贴等政策激励机制,财政投入“创森”资金累计44.75亿元,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创森”、投入“创森”的热情,调动社会资本60多亿元。

——解决了栽后如何管的问题。采取PPP、BOT模式或直接投资等形式,引进东方园林、北林科技、杭州赛石等十几家上市公司,调动市内林业龙头企业、绿化公司、林业合作社和大户,建设高档生态景观林、高效经济林、林苗一体化,管护水平和森林质量大幅提高,林业大生态、大产业建设初显成效。

植绿大地 播绿人心

生态是基,绿色是魂。“创森”以来,聊城市突出平原绿化特点和水城特色,按照能绿尽绿、见缝插绿、扩面增绿的原则,以实施森林进城围城、村镇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六大工程为总抓手,城乡一体、上下联动,生动描绘出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画卷。(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高新区力推重点工作提速增效

本报讯10月13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连臣主持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徐霞、赵迎春等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