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命通道的坚守者 —

聊城日报 2018-09-07 15:35 大字

记『山东省优秀医师』、聊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建民

□本报记者鞠圣娇本报通讯员宋莹慧

王建民在救治患者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医院拯救生命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前哨。急诊科的医生被称为医生中的“特种兵”,病人的呼救就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哨声。在聊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有这样一群“特种兵”,在科室主任王建民的带领下与死神赛跑,挽回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

“生命往往就在一瞬间,抢救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病人需要,24小时我随叫随到。”王建民承诺。

争分夺秒

打通生命通道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王建民带领团队为一场伤及多人的车祸忙碌到晚上10点多,还在发烧的他输完液刚回到家中,手机铃声响起,有一位农药中毒老人已昏迷,需要抢救。王建民立马赶往医院,赶到抢救室时患者呼吸微弱,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到。紧急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抢救药物……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半小时后患者体征渐渐恢复正常,紧急插胃管洗胃!300毫升、1000毫升、10000毫升,随着带着刺鼻农药味的胃液缓缓流出,患者也渐渐清醒,被送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一旁的护士长看着面色蜡黄的王建民,半开玩笑地说:“主任,你都发烧两天了,还不休息,别让我们再抢救你啊!”就是这种对患者的责任心,使王建民时刻绷紧急救这条安全弦,生怕半点的懈怠而延误了抢救时机。

秉承救命优先的原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坚定不移地执行“三及时”(及时接警、及时出车、及时抢救)、“全天候”(人员、车辆、药械24小时待命)的服务理念,规定急诊120晚上3分钟之内、白天1分钟之内必须出车。规范操作,保持良好的应急能力,健全“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完善急救链式反应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急救车辆及设备,做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与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密切合作,在协同抢救的基础上加强急救链式反应体系建设,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捷、有序、安全、有效的服务,让急诊通道成为真正的“绿色生命线”。

良好沟通

拉近医患距离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良好的沟通能够拉近医患距离,提高诊断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很多情况下,急诊医生面临的是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患者家属情绪焦躁,常常把焦急和痛苦转嫁给医护人员,甚至出口伤人,极容易产生医患纠纷。

对此,王建民常以包容理解关爱之心相待。“我们要求科室人员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仔细认真积极为患者治疗。及时将病情及下一步所要做的处理告知家属,做到有效沟通。”王建民一直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关怀式语言劝导病人,用人性化服务渗透医疗。“急诊科就诊的大多是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的安慰会给患者带来温暖、带来信心。所以我们在抢救的同时,注重安抚患者饱受煎熬的心灵。在出诊时,从急救人员口中说出的‘老人家,别着急,有我们\’、‘我们来了你就安全了\’等这些友好而简单的安慰语言,能起到医药达不到的作用。”王建民说。

今年4月的一个傍晚,两名醉酒的患者踉踉跄跄地来到急诊科,其中一位满脸血迹,医生简明询问了病史后刚要检查伤口,患者突然站起来朝医生挥起了拳头,并骂骂咧咧,整个急诊科一片混乱。王建民主动去与患者沟通,为患者递上一杯水并慢慢安抚他的情绪,随后清创、止血、缝合、包扎,一切救治过程顺利。

夯实技术

提升急救水平

急诊科的特点集中在一个字:急!这意味着:病情急、救护急。在抢救病人的每个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都必须争分夺秒。因此,救治通道是否畅通、急诊配套是否完备、医护人员是否经验丰富等都直接关系到无数个生命的生死存亡。

王建民认识到,一个好医生应同时具备能说、能研、能写、能教的四种能力,因此,他在不断充实自己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所思分享给科室其他成员。医院成立4年来,已有20多名年轻医师轮转于急诊科,他们刚进科时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大多心理紧张,应对不够沉着。此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年轻医师是很难迅速成长的,为此科室制订了进科前、转科中及转科后的详细培训计划并严格实施考核,言传身教,相互学习交流,使每一位转科医师快速成长。

在王建民的引导下,急诊科医师熟练掌握了各种急诊抢救技术,具备各临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急症病情中,以最敏捷的思维找出患者最关键的问题,然后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也正因为大家的进取精神,市中心医院在聊城市急救大赛中连续两届荣获第一名,并代表聊城市参加全省比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新闻推荐

让群众少跑腿、不添堵、办成事 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实地探访

□本报记者赵宏磊本报通讯员肖邦“一次办好”改革,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也是对接发...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