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课堂﹄暖意浓

聊城日报 2020-12-09 13:50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欣欣通讯员郭波

窗外寒意料峭,室内暖意融融。11月28日上午,临清市戴湾镇景庄村文化站里传来孩子的欢声笑语,40余名孩子正在参加“爱心课堂”的学习。

“每到周六我和弟弟都会来这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都会耐心地解答。我们表现好的话,老师还会给我们发放奖品。”五年级学生景佳圆告诉记者。景佳圆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身体残疾,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没有人辅导她和弟弟的功课。“爱心课堂”的成立,解决了他们学习的大问题。

去年7月,在充分了解全村学龄儿童的情况后,临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景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高源和临清市政协派驻戴湾镇景庄村第一书记马永骁,共同办起了“爱心课堂”。

“农村的不少留守儿童,因父母在外打工,平时没有人辅导功课,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成绩自然赶不上城里的孩子。”马永骁道出了农村孩子面临的学习困境,“思来想去,我和高源老师决定牺牲周六的休息时间,免费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马永骁专门建立了“爱心课堂”微信群,每周在群里发起报名接力,动员村里的孩子加入“爱心课堂”学习队伍。随着接力人数逐渐增多,村里大多数孩子都加入了“爱心课堂”大家庭。“通过开办‘爱心课堂’,我们与农村孩子的接触多了,发现他们学习很刻苦、表现非常优秀,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马永骁感慨地说。

随着“爱心课堂”的孩子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戴湾镇的部分老师也纷纷加入进来,主动当起了爱心志愿者,缓解了“爱心课堂”师资短缺的问题。“我虽然是幼儿园老师,但也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有能力辅导这些孩子。”镇中心幼儿园的燕子老师说。

“接下来,我们打算逐渐扩大学习场地,呼吁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给全镇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就算我们离开这里,‘爱心课堂’也能很好地办下去。”马永骁笑着说。

新闻推荐

临清二中 力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小希通讯员孙东云孙玉松刘言超)为加强对餐厅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11月23日,临清二中十余名学生干...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