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确立济宁中医药行业地位
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市文化馆承办
本报记者 刘帝恩通讯员 李富荣
济宁是运河之都、孔孟之乡。一条大运河,影响了济宁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其中,中医药就是一个重要缩影。大运河对济宁城及其药材市场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研究济宁中医药有何现代意义?
近日,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济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济宁晚报》“张培安走街串巷”专栏作者张培安做客《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共同探讨大运河对济宁药材行业的影响与意义。
大运河开凿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漕运之河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千米,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大运河的开凿,除早期运河主要用于军事和战争外,自秦汉时期起,就已经大规模地用于漕运了。隋唐开凿大运河则完全用于漕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大运河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漕运之河。
据了解,通过济宁的元代运河开挖于元二十年(1283年),先是开挖了从济宁到东平的济州运河,后来又开挖了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临清以北的南运河、北京至通县的通惠河,到元二十九年(1292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我们济宁地区,流经梁山、汶上、嘉祥、任城、鱼台、微山等6个县区(北起梁山县东北部张官屯附近,南至微山县韩庄),全长约210公里。
济宁成为鲁西南中药材贸易主要集散地
大运河为济宁带来了多重身份。明清时期,济宁是当时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是山东省三大纺织中心之一;清代济宁的烟草业位居山东第一;清朝600年山东省共出了6名状元,济宁占3名,比例最高;济宁汉碑众多,数量占了全国的一半。
济宁药材行业就在这种大背景下繁盛起来的。据《中国古代史》记载,明朝时期,济宁不仅是国内“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而且是与日本、朝鲜等国“进行贸易”的“运河沿岸七个主要商埠”之一,此时的济宁,已是鲁西南中药材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从川、广、云、贵、浙、内蒙、西北、东北等地购入的名贵药材达200余种,济宁地产药材亦有130余种。药商进行分类加工,然后集中运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年吞吐量达几十万斤左右。济宁逐渐成为汇聚各方名贵药材市场的集散地,成为全国“十大药市”之一。
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济宁城内第一家经营中药丸散的药店“同长药店”开业。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济宁城区内中药丸散最多时达31家,比较著名的有“世宝堂”、天德堂”、 “仁寿堂”、“崇仁堂”、“松寿堂”、“广育堂”等。
济宁市私管药材行栈最多时发展到64家,规模较大的有“洪泰”、“信诚”、“瑞记”、“德兴”“佰大”、“镇记”“同豫公”等。上述行栈均为独资,批发兼营代理。
济宁药材行栈,其特点是大多分布在古运河两岸(姜店街及其附近,今为运河路),最远的是北门外,距离运河3华里,运河对济宁商业的促进作用可见一斑。
药材列居济宁四大行业之首
在济宁常住的各地药商往来川流不息,有陕西帮、亳州帮、天津帮、上海帮等。他们都在济宁药肆中一销二购、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济宁药材行业规模大,人员多,列居济宁四大行业(药材行业、皮毛行业、粮食行业、杂货行业)之首。在明朝万历二十八年,由国家制定全行业的行规制度令各行业遵守执行,无权改动。济宁药业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药材到达行栈就可以为其定价。当时的用秤制度非常重要,全国十大药材市场的秤是有区别的。
药商为了竞争和保密,行业之间都有自己的商业秘密,药材的加工炮制,通常也会使用特殊工艺,分布在济宁东关栖流所、既济巷、小河西一带,有切药加工者30余户。
据介绍,越河街有位曹老先生制作胆星祖传四、五代,他家所存的胆星不下一百盒。分为九转,胆星九转九晒,每日撒拌,不足九年不卖。越河街还有一位邵老先生专门炮制药材,包括绛香犀牛角、檀香等硬质药材。他的炮制技艺很高,能把鹿茸、苏木、羚羊角等炮制成极薄又匀的片。再如小青皮、小积实等用手拿不住切的药材,一般也需找邵老先生炮制。小河西街有一位杨老太太切槟榔的手艺相当高超,一个槟榔切190多刀,片片相连,薄如浮云,令人惊叹不已。
从中医药资料感受济世益人的底蕴和情怀
在西医没有进入我国之前的几千年里,我们的先民疗病养生靠的就是中医药,数不清的中医中药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疾病的案例和药方,他们相互学习,或学习古人典籍,或袭学同行同道,或传承独门秘法,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大量中医药资料,这些民间中医药资料,有手抄本,有木刻本,有石印本,有数不尽的古方妙方,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甄别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中医药文献资料,发现文献资料中有很多中医药毛笔手抄本,这是民间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抄写他人学习的资料,多为药方,个别的附有医理。这些中医药毛笔手抄本药方奇繁、方便世人、书法讲究。可以说,阅读手抄本既可以学习中医药知识,又可以学习书法,既有许多药名别名需要辨识,也有许多书法异体字、习俗字。
清代民国期间,有大量中医药木刻本行世。过去,“出”书就是“刻”书,是靠刻字工人手工雕刻书版、敷墨刷印而成,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明清时期,中医药木刻本形式多种多样。官刻多为古籍名著,大量的是家刻、坊刻。如笔者所藏的一本《身验良方》,系静虚子辜大安的世家中医传刻,收有治疗疾病的药方30多种,作者信奉医乃仁术,在序言中开篇明义阐明“古人传方治病,传药不如传方,传方更能传药,子孙代代荣昌,若以方药渔利,必定永绝书香”,此书是作者将生平亲身历验之方汇刻成书,公诸众好。以便遇症查方,救人疾苦,希望仁人君子广为传知,不复古圣人传方济世之苦心。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既能感受古人医乃仁术,济世益人的传统文化底蕴,还能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宣传方法。清末民国期间,我国一些书局、书社、印刷所出版了许多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宣传中医药书籍。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医药是百姓的日用之学,纵观这类民间中医药资料,人们在实践中采取多种形式力求将中医药的学习应用简洁化、便利化、通俗化、文艺化。
新闻推荐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毋庸置疑。本书作者张光璘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季羡林的高徒,与季羡林共事20余年。本书中,张光璘...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