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铺就乡村致富路 黏玉米亩均毛利可达4000元
在栗官屯村守堂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在对黏玉米进行初步筛选。□记者高田通讯员曹原报道
本报临清讯8月1日,走进临清市金郝庄镇栗官屯村的守堂种植专业合作社,十几个工人正在把刚刚摘回来的黏玉米放入玉米自动剥皮机,剥皮后的玉米被一筐筐运送到蒸煮房,一阵阵浓郁的玉米香气从蒸煮房传来。
“起初我在青岛卖玉米,感觉他们的模式很不错,仅青岛及周边几个城市对黏玉米的需求就很大,供不应求,这让我意识到发展黏玉米种植的路子大有前景。”农场的负责人张守堂介绍,2014年,从青岛回乡后的张守堂自己先试种了五六十亩黏玉米,收益可观,之后便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为了扩大玉米种植规模,张守堂苦恼了很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栗官屯村“两委”、金郝庄镇党委、临清市农业局等相关负责人主动找到张守堂,向他介绍政策,多方协调,很快悦涛家庭农场顺利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农场土地面积已达390亩,拥有冷库4个,全自动玉米剥皮机一台,辐射带动农户200多户。
跟随张守堂来到玉米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玉米已经是第二茬种植,小小的玉米苗青翠可爱,生机勃勃。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张守堂采用轮作交叉种植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产能,严格操控播种、施肥、管理、收割、加工、储存等每一个环节。
提起收益,张守堂算了一笔账:“以往普通传统玉米种植收益一亩也就一千块钱,现在除去农药、采摘、化肥及存贮费用等,每茬黏玉米的亩均毛利可达四千块钱,承包的农户也能获得每亩两千块钱的收益。普通传统玉米一年只能种一茬,现在黏玉米一年可以种两茬。”
“除了农场外,我们还发展周边农户种植黏玉米,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亩。”张守堂介绍,农户一亩地收入比种植常规玉米多五六百块钱。
今年69岁的张庆忠正在地里忙着给玉米苗浇水。“我现在一天能挣120块钱,不比年轻人差。”张庆忠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合作社里,这样的贫困户有二十多个。通过产业扶贫基地的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在赚取务工收入的同时,也能学到玉米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正在给玉米打包装箱的贫困户李桂香说:“给玉米打包装箱,这一箱挣4毛多钱,一天下来,比在外面打工挣得还多。”
在玉米加工车间,一个个白胖的玉米被工人们“掐头去尾”,成了高质量的“成品”,而有虫眼或者个头不达标的“残次品”,则被加工成玉米粒,直接销售给饭店,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在-23℃的冷库里,几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工人们把一筐筐玉米放入冷库速冻,再把速冻好的玉米分等装箱。
“目前,我们农场黏玉米每天的加工量达到7万个。合作社已经和济南、南京、厦门、杭州等地的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今年行情不错,黏玉米卖到1.3元/斤还供不应求。”基于乐观的黏玉米种植销售前景,张守堂决定继续扩大黏玉米的种植规模,继续带动周边农户,形成规模化种植区。
“下一步,我的计划是让玉米从产品变成商品,从粗品变成精品,使黏玉米产业走向深加工,同时探索学习秸秆粉碎技术,充分利用清储玉米秸秆做成饲料,让秸秆‘变废为宝’,形成一个产业链。”张守堂说。
新闻推荐
□记者李梦高田通讯员曹原报道本报临清6月28日讯今天上午,一辆满载无水氯化钙的班列从临清青港国际物流...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