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工厂到产业园的嬗变 潘庄镇破立之间“腾笼换鸟”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冯庭国
大型机械轰轰作响,工地上车来车往……4月9日,记者在临清市潘庄镇发现,原酒精、谷朊粉、甲醛、小火电厂的老旧厂房和设备不见了,300多亩的废旧厂区,正在建设专用特种轴承产业园。事非经过不知难。从过去停产荒废的三高企业,到而今的高科技产业园,潘庄镇是怎样完成这场“腾笼换鸟”的精彩嬗变呢?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旧动能不“退场”
新动能就难“登场”
十几年前建成的酒精、谷朊粉等项目,曾经给潘庄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由于产业政策和市场的变化,这几个高排污、高耗能的项目逐步停工停产。但是,由于生产线设备老旧无法出售,加之厂房面积大,有几千万元的固定资产,搬迁成本高,使得厂区发展陷入了举步维艰、拆除损失巨大的僵局,导致470亩土地及厂房废弃多年。而效益较好的木材产业也因受资金拖累,发展难以为继。
正视不足,方可谋篇布局。“镇上有大量的企业储备,但是没有土地,而这数百亩地白白地荒废,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都是财富啊!我们必须要通过腾笼换鸟,盘活这片荒地,置换出资金,激活僵尸企业。”潘庄镇党委书记王宏的话语掷地有声。
旧动能不“退场”,新动能就难“登场”。但腾笼压力大、困难多,着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潘庄镇下定决心,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在摸爬滚打中见招拆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腾笼换鸟拉锯战全面展开!
路虽远行必至
事虽难做必成
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从去年7月,我们就和企业、村集体开始了艰难的协商谈判。刚开始,企业不理解腾笼换鸟,认为公司的土地谁也不给,拒绝坐下来好好商谈,我们只能一步步沟通。”镇长卢武义感慨万分。
敢于担当,才能推动腾笼换鸟。潘庄镇党委政府坚守不与民争利、让村民无后顾之忧的原则,从形势、资金链、地租、转型发展等各方面,与企业家、群众面对面交流讨论,推出多种方案,供其选择。
凭着不畏艰难的泰山挑山工精神,谈判艰难前行。在第20轮艰苦谈判时,山东省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为破解僵局提供了“金钥匙”,最终三方达成了协议:300亩废弃厂房用来建设一个专用特种轴承产业园;利用土地转让资金,注资占地170亩的北方木业,购进新生产线,实现“浴火重生”;通过挖掘厂区内沟渠、坑塘,为项目所在的三个村挖潜集体土地22亩,年新增集体收入4.4万元,为村级股本增收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这次腾笼换鸟,通过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每年分红,保证了企业资金不占压、土地权属不变更、农民年年有收益,趟出一条新路子……
“淘旧扶新”
“选好增量”
一子落而满盘活。“笼子”腾出来,关键是要引来“俊鸟”。“腾笼换鸟,不仅是搬走老企业,引进新产业,而是通过淘旧扶新,实现企业浴火重生、产业链条完善、优化升级。”王宏认为。
为让“俊鸟”更快进笼,潘庄镇请清华大学设计人员高标准规划设计专用特种轴承产业园区,并从项目储备库里精挑细选了产品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宁波、镇江、大连等6家大型优质项目。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潘庄镇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在园区里建设轴承小微企业孵化园,择优挑选车加工、磨加工、热处理等15家小微企业进行培育,和6家大型企业形成临清市第一个产业链条全覆盖的轴承加工综合体,力争形成聚合发展效应。
励精图治,斯事乃成。产业园项目投产后,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解决1000人就业,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努力培育轴承行业的瞪羚企业和专用特种轴承型号的独角兽企业。下一步,潘庄镇将既抓存量又抓增量,一方面鼓励企业主动转型,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行腾笼换鸟,引进优质项目,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产业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临清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将零售业务发展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不断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切...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