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忆高考评卷

聊城日报 2017-06-09 11:34 大字
●李民增

1982年,我曾参加高考语文评卷,有两件事印象很深。

一是评作文。先分组学习讨论评分标准,然后试评。主管领导在密封的试卷中抽出上、中、下三份卷子复印,125位语文评卷老师人手一份,当众自评。然后各组统一意见,报告本组所评分数,看老师们评分标准是否统一。

本市著名作家姜建国也被请到现场,征求他对语文评卷的意见。那年考的是看图作文,考生对图的寓意理解不同,作文立意则不同。姜建国认为,只要观点对,文采好,即可得高分。多数老师认为,作文不是文学创作。不按图的寓意写,算走题,文采再好,也只能得一半的分,因为看图作文同时考阅读理解能力。双方意见难以统一,只好由老师们自己掌握,作家的意见供参考。

评完后,各组分数惊人相似。特别是上等卷,满分40分,一个组评了30分,一个组评了28分,其他12个组都是29分。标准很统一。

开始评,情况就变了。不是老师们不认真,是情况不允许。全地区近3万份卷子,14个评卷组,10天完成。每天每组要评两千多份。工作8小时,每小时至少评30份。公开录取结果的时间已向社会公布,慢了不行。

以我所在的组为例,聊城(东昌府)两位老师,我和二中的一位老师。临清、茌平、冠县各两位老师,改其他四县考生的卷试。流水作业,8个人分开,6人改试题,两人改作文,几分钟一篇,只能粗粗浏览,确定个印象分,然后根据卷面好坏、篇幅长短,适当扣几分定成绩。在那种情况下,篇幅长短起决定作用,两页作文空格,如果基本写满,卷面还可以,至少在20分以上。如果只写了一页,甚至一页不满,一般不会超过20分。卷面当然也很重要,如果字迹潦草,卷面挺乱。随便给几分就过。基本不改。

有复查组,任务是每小时复查100份,时间更紧。不准他们带笔,查出问题拿到组里找评卷人纠正。谁改的,试题上有亲笔签名。到我们组找过两次,一次是看着把作文空格写满了,得了不到20分,觉得评低了。评卷老师一解释,保持原判。另一次是某领导人亲自来查,按规定不允许。评卷老师意识到是想走后门,很反感,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改。

全卷判0分的事,印象也很深。评卷标准中明确规定,发现试卷有作弊嫌疑,一律判0分。上级指定我和临清一中的一位老师当组长,卷子一到,我先检查。查出问题,折叠不改,直接判0分,几乎每袋都能查出来,标准太严,除了答题,试卷任何地方有笔迹,都算作弊。有折叠也算作弊。姓名不在规定地方写,写在卷头上,等于告诉评卷老师,更是作弊。有的考生做选择题,思考的时候,用笔做了记号,也是作弊,答案或作文涂改也视为作弊行为。

有一位考生,试卷很整洁,一看就答得很好,明明可以得高分,名字写露了,不得不判0分,全体老师都感到惋惜,没法,给他把名字涂去,也是作弊,爱莫能助。少了这一科,其他科考的再好也难录取了,遗憾。

新闻推荐

“康梁”致“怪杰”信札聚首济南吴秋辉生平作品展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市民可免费参观

本报6月4日讯(记者赵晓林)康有为、梁启超,两个大名鼎鼎的名字,今天因为两通信札重聚于济南,重聚于济南报业大厦3楼的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这一切都是因为“康有为致山东学者吴秋辉信札捐赠仪...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忆高考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