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诗里看变化
本报通讯员 张绪超
“西贾大街宽又广,村里还有俩广场,冬青月季列两旁,枝繁叶茂花儿香。”一见面,冠县万善乡西贾村村民郭芳庆就迫不及待地念起他做的打油诗,60多岁的老郭能写能唱,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又修路,又建广场,我心里高兴,忍不住写几句歪诗,和大伙一块乐呵乐呵。”
在郭芳庆的记忆中,昔日的西贾村,不要说没有象样的绿化树,主街也没现在宽,还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坑,要多难走有多难走。“到后来就没人愿意走了,以致于杂草从生,足有一人多高,别说汽车,电动车都骑不进去。”他感慨地说,“是新一届村‘两委’让西贾村改了旧貌换新颜。”
2014年,村“两委”换届,郭瑞辰开始担任西贾村党支部书记:“必须把村里的路修好,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这是西贾村最大的实事。”然而,当时的西贾村村集体并不富裕,对于修路这样的大工程,资金缺口很大,郭瑞辰等人就千方百计出主意想办法筹措资金。几年来,他们通过向上级申请一事一议资金,借助全乡乡村连片治理项目,修路栽树,粉刷墙体,建设广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内三横一纵四条道路全部拓宽,平坦整洁的柏油路替代了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成为历史;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建设了绿化带,法桐、金叶、大龙柏、月季、红叶石楠800株,20000余株绿化植被高低错落,赏心悦目:2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健身设施齐全,1680平方米的文化墙,内容丰富多彩。“因为变化太大,在青海打工的孙淑华过年回来,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事也成了村里的笑谈啦。”郭芳庆笑着说。变化的不只是村容村貌。2015年,县里发展经济林,出台了果树苗免费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要想富,种果树,郭瑞辰一班人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参与,启动了千亩苹果示范园项目,如今,全村1900亩地,1500亩种上了苹果和樱桃。村民郭勇刚就租了15亩地,全都栽上了苹果,“明年就到盛果期了,一亩地收入个六七千元不成问题。”他信心十足地说。“冬青绿,月季红,环境美,空气新,干部群众心连心。”郭芳庆又唱起了他的打油诗,话语间透露着对生活的满意和赞美。
新闻推荐
增收是目标 科技来支撑 机制做保障 兖州区实体产业补齐村民收入短板
本报兖州讯(通讯员王洪玮张美荣)“现在生长的灵芝是今年第二茬,菌包上和满地的褐色粉末是灵芝孢子,都是很珍贵的营养保健品。...
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