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爷俩三年捐资助学12万元
9月7日上午,冠县北馆陶镇联合校迎来了两位“客人”。在这里读幼儿园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俩人“张爷爷”、“张叔叔”,稚嫩的声音里满含感恩。
“张爷爷”和“张叔叔”是一对父子,名叫张勤学与张英合。三年来,他们无私向北馆陶镇联合校捐款10万元,另有2万余元的学习用品,这些钱物帮助多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渡过难关,也帮助患病教师摆脱了病魔的侵扰。
超市老板,
捐助只为兴教育
冠县,民风淳朴,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武训“行乞兴义学”的事迹流传至今。而位于县城西北的北馆陶镇,尊师重教之风则格外浓厚。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馆陶镇人,张勤学早年间便开始经商。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已经在当地做起了针头线脑的买卖,后来,又在镇上开起了超市,经营百货副食。靠着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张勤学家的日子愈发红火。
李文增,是北馆陶镇联合校的一位音乐老师,今年59岁。2013年,他不幸被查出身患肿瘤,高昂的手术费让李文增的家庭感到压力。得知情况后,张勤学决定伸出援手。当年的教师节,李文增收到善款。时至今日,李文增提及当年的经历,仍然非常激动。
北馆陶镇联合校校长杨清起告诉记者,从2013年4月,学校收到张勤学的第一笔捐款开始,截至目前,张勤学父子共先后五次向学校捐款,总金额10万元。同时,四次捐物(一次捐赠2台洗衣机,三次儿童节捐赠学习用品),总价值2万元。学校将捐款和物品全部用于帮扶本校的困难师生家庭。
坚持朴素生活,
希望儿子踏实做人
在镇上,仍有人对张勤学连续3年的捐款助学行为感到费解。“在俺们乡镇,十多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就这么不求回报地捐出去了,不容易!”一位花甲老人向记者感叹。
据记者了解,张勤学一家虽然富裕了,但并没有花钱盖高楼,买轿车,仍然坚持朴素生活。他告诉记者,“做人要知足常乐,更要学会感恩,踏踏实实地生活,我经常对儿子这样说。”
张勤学说,家中原有一本老版的武训行乞兴义学的小说,儿子张英合从小经常翻看。“我们父子俩的力量虽然微薄,但一想到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到其他人,尤其是孩子,心里挺高兴!”张英合笑着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以往,被当做废物丢弃或焚烧的灵芝菌棒,经过技术处理,就可以‘变身\’为有机菌肥。”11月1日,在冠县店子镇王当铺村再生资源合作社的料场,负责人王之民指着一堆冒着热气的菌棒废料堆告诉笔...
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