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铺就路网 冠州通衢

大众日报 2014-11-25 02:55 大字

□梁寒郑丁桥

2013年以来,冠县紧抓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大好机遇,成功跻身全省第二批“示范县”行列。作为经济欠发达县,冠县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强化监督管理,科学规划实施,多措筹资建设,建养管并重,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全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68.1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桥梁(桥涵)24座,工程概算27230.65万元。

“被确定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交通部门对冠县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交通主管部门,多修路、修好路,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群众安全出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冠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洪忠说。

目前,冠县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一个个村落星罗棋布,硬化的街道连起乡村路,乡村路连着干线路,村村相通,路路相连,呈现出一幅千里冠州大道通衢的美丽画卷。

高度重视快速推进

冠县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作为全县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并列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冠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张琳为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为副指挥,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交通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指挥部,下设督导组、财务组、工程项目组和验收计量组。

工程建设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项目施工现场办公,解决施工难题。对项目建设一周一调度,随时掌握工程进度,推动各个乡镇齐头并进,整个工程平衡开展。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推行“5+2”、“白+黑”的工作模式,吃住在工地,紧抓施工黄金期,放弃节假日休息,自加压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施工进度。

2013年,全县完成新建改建村级公路203.8公里和新建改建10座桥涵的建设任务,网化项目建设位居聊城三个“网化示范县”首位。2014年,计划完成村级公路建设254.8公里、桥涵13座,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实际增加建设农村公路9.5公里、桥涵1座。两年来,全县累计投资2.7亿元,完成村级公路建设468.1公里,桥涵24座。至此,冠县网化工程所有项目已全部竣工。

高质量源于严管理

“时间服从质量,速度服从效率。”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冠县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理念,狠抓工程质量管理,突出质量通病治理,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水平。

为打造“精品工程”,冠县在施工过程中将提高建设标准作为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均采用四级公路建设标准。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督体系。制定了网化示范县建设督导方案,成立了网化建设督导组;乡镇也抽调专门人员,全面监控网化建设。各村委会积极聘请老党员、老干部等在当地有威望的人士为义务监督员。交通运输局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振捣不规范、割缝不及时等问题时,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出现模板尺寸不够、水泥含量偏低等问题时,责令其立即停工,整改完成后方可继续施工。

高质量源于严管理。冠县推行“五四四三”质量管理模式,即:落实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制“五项制度”;严把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和试验检测“四个关口”;落实一监理一份责任状、一路一个档案卡、一天一个工作记录、一合同一份质量承诺书“四项措施”;积极开展人民群众、相关部门、新闻媒体“三方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把“村村通”油路工程打造成为百年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同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新闻媒体到施工一线检查、巡视、督导,打造了“阳光工程”。“五四四三”村村通质量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实施,使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

强化考核验收。对网化工程逐月、逐旬、逐周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完善工期控制目标实施方案,采取定质量标准、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限、定奖惩制度的五定措施,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建得好更要用得上

为确保村级公路网化建设合理,消除出行盲区,冠县在集中对村级断头路、村与村(包括50户以上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每个行政村1—2条主要街道等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桥涵;农村公路标志标识;农村公路两侧绿化及村内街道两侧的排水设施等进行改造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撤村并居、学校建设等实际,完善修通村间路、村通校路、通社区的道路,做到有效整合建设资源,促进公路网络更加科学。

村级公路网化建设资金是个大难题。虽然有上级的巨额补助,由于工程量大,建设资金的“大头”仍需自筹解决。怎么解决资金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冠县在用足、用好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采取了“省里补一块,县乡筹集一块,村里一事一议解决一块”的方式多元筹集配套资金。一是充分发动能人大户、在外有成人士、外来办企业客商捐资修路。二是协调帮助有集体收入的村庄,采取银行贷款、用集体收入资金逐步还贷的方式,一次性把配套资金筹集到位。三是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把所需的资金“家底”抖给群众,让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决定修路的方案和筹资投劳办法,不搞强行摊派和集资。

冠县辛集镇后屯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听说村里的街道被列入了网化示范县工程,该村两委班子、党员积极带头,群众踊跃参于捐款,“我仅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喊了一遍,要修水泥路,各家各户自愿捐款。三天就筹到了18万元。”该村支部书记石炳印说。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保障了“网化工程”,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光规范管理资金。冠县村级公路网化工程规模大、资金筹措难度大,鉴于此,对于网化工程资金的使用更是精打细算,在阳光下操作,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一是封密运行、专款专用。在网化工程完成招投标签订的施工合同内,含有工程款拨付管理的相关内容。在具体操作上,由冠县财政局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合同把工程款拨付到冠县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指挥部专户,再由冠县交通运输局财审科依据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科、质监站、规划科、财审科及施工单位、第三方监理单位现场检测后联合提交的竣工申请,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拨付,确保网化工程建设资专款专用。二是严格审计。冠县审计局每个季度末都要对网化工程数量、质量现场进行审计、审核,冠县交通运输局依据审计局审核后的数据作为最终拨付工程款的依据。

村美路畅成效凸显

公路修到了百姓家,更修到了心坎上。冠县村级公路网化惠及全县18个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的425行政村,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俺村梨农足不出村,地里的果子就卖了个好价钱。这多亏了县里给村里修好并拓宽了通往果园的路。”冠县斜店乡张盘村村支部书记张希光说,村里果品资源丰富,水泥路修通后,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价格比往年翻了两倍。

无独有偶。村级公路的联通升级也带动了村容村貌普遍改观,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冠县东古城镇北王庄村在路边投资安装了路灯,在村内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健身广场、小型超市等一应俱全。通村公路配套设施完善了路肩、边沟等设施,穿村路段全部垒砌了排水沟,沿路栽绿,全面推进集畅通、清洁、绿化、美观于一体的规范化建设。

谈起这条路,冠县店子镇靖当铺村村民说,以前路泥泞难行,出行不便,经济落后。如今,村里的路连上了省道260线,并与附近的几个镇以及北部的县道岳杨路网状连接,出行极为方便。依托村路,镇里积极帮助村民发展灵芝产业,镇长沙涛说,今年全镇新增灵芝养殖户500余户,并引进了芝缘堂灵芝科技有限公司灵芝深加工项目,逐步形成了灵芝片、灵芝粉、灵芝盆景、灵芝酒等地域性产业链,群众的收入不断攀升。

经过大规模的路网和客运网建设,人民群众摆脱了泥泞道路的困扰,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像田马园村、前社庄村、靖当铺村、杜行村等迅速借路发展成为水果村、黄瓜村、灵芝村、轴承村。目前,全县依托公路发展起来的各类专业典型村已达100余个,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随着“网化工程”的顺利完成,冠县农村道路建设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的延伸,部分村庄甚至实现了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全硬化,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真正得到实惠。

新闻推荐

聊城市检察院派驻检察室经验在全省推广

□肖会付树文温邱娜报道本报聊城讯11月21日,山东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工作会议在聊城召开。会议对聊城派驻检察室发挥六项职能,服务“东融西借”大民生的成功经验进行...

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