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庄:艺术创作改变的乡村
□文/图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桐
1月14日,伴着和煦的阳光,高唐县三十里铺镇的“艺术家”谈笑着走进位于三十里铺镇孙庄村的“草艺斋”工作室,开始了新一天的麦秆画创作。同时,宅在家的版画艺人、鼻烟壶艺人也忙活起来,筹划着新一轮的创作。
活跃在孙庄村的民间艺人,有的是农民、上班族,有的是贫困户、残疾人……他们身份不同,但愿望一致——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麦秆飘香入画来
“又来了一笔麦秆画订单,年前可有的忙了。”当天下午,高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囤景义刚从聊城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孙庄村的艺术工作室,将好消息分享给大家。正埋头制作的民间艺人听到消息后,连声叫好。
裁剪、浸泡、烫平、粘贴、上色……几位民间艺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一幅简单的麦秆画需要3天左右,复杂的要一周多时间。制作鸟的羽毛、花的花蕊是最费时的部分,不仅要剪出型,还要有毛茸茸的感觉。”正在给麦秆染色的曲广芹说。即使接了大订单,他们在制作中也精益求精,加班加点,保证产品品质。
麦秆画是高唐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李金华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发明,经李志海等几代人传承。2018年,高唐县文联的工作人员下乡调查时发现了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在孙庄村设立了2间工作室,向李志海提出麦秆画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三十里铺村的董文义身体残疾,在家只能干点零活。他擅长手工编织,被吸纳到麦秆画创作团队。“这份老手艺让我看到了脱贫新希望,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董文义说。
艺术集群相映成趣
目前,麦秆画是孙庄村发展最为成功的艺术品类,作品被卖到韩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吸引了不少外地学员前来学习。
在孙庄村,农民通过传统民间艺术增收,传统民间艺术通过组织化生产打开市场,不仅仅体现在麦秆画上。孙庄村位于马颊河畔,是著名书画家孙大石的故乡。2019年,三十里铺镇政府、孙庄村党支部借助文化资源优势,将民间艺术产业平台落户孙庄村。目前,孙庄村已有麦秆画、根雕、葫芦雕刻、版画等10多个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种,形成了100多个产品系列。
“前两天,我刚设计好商标,准备注册,以后村里所有的艺术品类都用同一个商标,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囤景义说,今后,孙庄村将以麦秆画为引领,打造文化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孙庄村实行“合作社+民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重点打造部分文化产业,创建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写生实训基地、农民培训基地等6大基地。孙庄村合作社以书画院等经营性资产和劳务服务入股,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以10余种文艺作品资源入股,依托2家销售运营公司,对产品进行包装、销售。合作社、协会、公司按2:6:2的比例分红,鼓起了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
更多人加入“艺术圈”
绘稿、备板、刻制……1月16日一早,刘青田老人吃过早饭后,端坐在工作台前,创作新题材版画。
“今天要刻制的是白鹤。白鹤寓意百福,希望两只白鹤能给更多群众带来福与乐。”刘青田说,以前,版画作品以人物题材为主,现在,他们正探索、创作新的题材。
刘青田年轻时在高唐县文化馆上班,上班期间,一直跟著名版画家程辛木学习版画。1980年,村里分地,他选择回乡种地,空闲时为街坊邻居写标语、画画像。“当时,囤主席多次来找我,邀请我加入三十里铺镇的民间艺术产业平台,把木刻版画当成主攻艺术。”刘青田说,多亏了囤景义的引荐,现在他一年的收入达到了八九万元。
同样在民间艺术平台上施展才艺的还有精于鼻烟壶制作的张清澜。张清澜是一名残疾人,今年51岁,独自一人生活。初中毕业后,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鼻烟壶艺术,便赶往河北拜师学艺。后来,张清澜回到老家继续绘画,贴补日常家用。“通过制作鼻烟壶,我结识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在他们的介绍下,我加入了艺术产业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收益大幅增加。”张清澜说。
借助这一平台,入股的40余名民间艺人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创作热情高涨。在以传统艺术引领农民就业增收的产业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目前,孙庄村的17户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摘帽。
麦秆画传承人李志海(右二)给民间艺人讲解麦秆画制作工艺。麦秆画作品《教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桐通讯员张昭阳)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拓展公共法律服务范围,助力法治政府建设,高唐县尹集镇政府多...
高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高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