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奔波35年,“农技星火”遍全县 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立芝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农村大众报 2020-12-24 15:01 大字

高唐县6000多个蔬菜大棚都留下了杜立芝(右一)的足迹。“你这个棚出现辣椒大小苗问题,主要是浇水时管理不当造成的。”12月10日,在高唐县尹集镇王花园村,杜立芝正在大棚里给菜农王学青答疑解惑。

前不久,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立芝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奖当天从北京返回高唐已是下午,她顾不得休息片刻,便一头钻进大棚“会诊”。实际上,在北京开会期间,她也没能闲下来,电话和微信反馈来的问题不断,她开会间隙耐心地一一解答。

35年如一日,农技服务始终都是杜立芝心中的“头等大事”。这位拥有一大批种植户“粉丝”、被誉为“问不倒”的农技专家背后有哪些故事?

一人多高的农技笔记

练就“问不倒”本领

在高唐县固河镇吴官屯村,种植户张如义正在棚里给西红柿打枝,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知道,是杜站长来回访治疗方案的效果了。杜立芝问:“西红柿枯萎病解决了吗?”“解决了,你那个法儿真管用!”张如义笑着回答。

在高唐,农作物患病后,只要用杜立芝开得的“处方”,保证药到病除。她咋有那么大的学问呢,这事还要从那摞起来一人高的农技笔记说起。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在下乡搞农技服务时,杜立芝经常被“问倒”。面对种植户失望与焦急的眼神,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国家资助我上农校,到头来却帮不上农民朋友的忙,要我这个技术员干什么?”杜立芝自责不已。

“我要边学习边服务。”杜立芝横下一条心,决不能再被老百姓“问倒”。

她找来各种农技书籍进行充电,每次下乡回来后,都认真写农技笔记,总结经验。平时,只要听说哪家的农作物患了疑难杂症,她都第一时间赶去了解情况。

1993年,姜店镇尚官屯村50个冬暖式黄瓜大棚里的瓜苗患上了怪病,不等移苗就枯死了。杜立芝火速赶到,现场翻看农技笔记,很快找到了病因:大棚盖了劣质薄膜,遇热分解释放毒氯,引起黄瓜死苗,必须放风降温排毒。她的诊断引起了部分薄膜经销商的不服,他们从外地请来专家诊治,给农民开出药方:温度过低要提温。这和杜立芝的“药方”恰恰相反。

结果,提温的大棚死苗愈演愈烈;降温的黄瓜苗有了生机。保住苗后,再换上优质棚膜,这些种植户当年收回了成本。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都服了她。

再后来,当地老百姓发现,杜站长“问不倒”了,药方一用就灵,杜立芝成了百姓心中的“农技通”。

35年的坚守,杜立芝先后写了70多本、400多万字的农技日记,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农作物的各种疑难杂症几乎都可以在里面“对号入座”,并找到破解良方。

田间奔波35年

全县6000多个大棚都去过

每年科技培训农民5万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百余次,挽回农业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钻研土壤改良技术,让30万亩耕地“吃上”配方肥,农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节本增效2000余万元;

推广花生起垄覆膜技术,2014年,花生单产达到629.5公斤,创山东省最高单产纪录,利用大蒜、花生连作模式,有效地缓解了作物重茬对产量的严重影响;

……

深入基层农技服务35年,这是杜立芝交出的一份答卷,若问她满意否?她回答:做得还不够多,还不够好。

这些年,杜立芝除了帮农民解决问题,还善于思考,总结现状,从田里带回了高唐县产业振兴短板的第一手资料,供当地制定政策做参考。

高唐县现有6000多个蔬菜大棚,这些大棚杜立芝每个都去过,而且不止去过一次。

前些年,当地不少种植户向杜立芝反映,种大棚用药量太大、成本太高、蔬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其中一部分农民已萌生了弃种念头。“如果大伙儿都不种大棚了,乡村没了产业谈何振兴?”杜立芝看在眼里,急在心间。

从2013年起,杜立芝就带领技术团队开展农药残留治理工程,大力推广统防统治等大型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在病虫害防治的药品上进行创新试验,形成了几套低毒高效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为让用药方案获得农民认可,杜立芝在做好宣传推广的同时,还在高唐11个镇的86个村,安排实验118处,均取得良好试验结果。在她的努力下,现如今高唐县引进大型施药机械229台,无人机施药机械60余台,统防统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14.6万亩,农药使用量减少了5%,防治效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探索土壤改良技术,是杜立芝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杜立芝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累计推广312万亩,减少化肥用量总计约55.7万吨,实现化肥减量20%—30%。

从一个杜立芝

到无数个“杜立芝”

杜立芝说,高唐县每个菜农都有她的手机号码,过去一年接了7000多个电话,现在电话少了,加她微信的菜农越来越多了。菜农经常对杜立芝说:“杜站长,您微信可千万别变,变了俺们就不好反映问题了。”

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问诊”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她分身乏术。“我今年都56岁了,精力大不如前,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杜立芝的担忧,高唐县委、县政府早已开始着手寻找破解之策。

2018年11月,高唐县成立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组建了一支由杜立芝领衔60余名农技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涉及蔬菜大棚产业、林果产业、畜牧养殖产业、农业机械化产业等专业领域。

“技术服务队由县级、镇级和村级人员组成,实行‘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服务模式,旨在培育更多的‘杜立芝’。”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希恒说。

去年4月,高唐县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在各镇街建立了驻镇街服务站,在各个行政村明确了1到2名村级联络员,县级科技服务团队成员包镇街工作室,镇街工作室站长包村,村级联络员包户,县镇村三级700名农技服务人员联动作战,构建起“党建引领+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服务机制。

从一个杜立芝到无数个“杜立芝”,高唐县越来越多的农技人员开始像她一样,扎根田间地头为农服务,越来越多土专家“破土而出”,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后劲。

新闻推荐

过去盼着排场大,现在劝导要节俭 丧葬服务老板“转行”了

西关村的公共灵堂。农村大众报高唐讯(记者张超通讯员张波曲东芳)最近,在高唐县汇鑫街道西关村,经营了20多年...

高唐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