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亮:“胚胎蛋”挖掘“价值金矿” 致富不忘反哺乡亲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金彦通讯员韩晓
11月26日,在高唐县睿雅养殖有限公司高标准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分装22万枚鸡蛋,这些鸡蛋要分别发往广州和武汉。但不同的是,这些鸡蛋并非销往超市,而是卖给了制药厂。“这些鸡蛋经过特殊处理,做成胚胎蛋,其尿囊液可以被提取出来,生产畜禽用和人用疫苗。”公司总经理杨海亮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海亮发现了这个行业的“新大陆”。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将一枚小小的鸡蛋做成大产业,利用其药用价值,打入高端市场,从而极大提高了鸡蛋的市场价值,并且带富了一方群众。2019年5月,杨海亮被评为山东省2018年度乡村“好青年”。
鸡蛋里“孵”出疫苗
杨海亮是德州人,出生于1984年,高中毕业后不久即参军入伍。2006年,因父亲重病需要照顾,杨海亮选择退伍返乡。后来,他进入高唐一家养殖厂,每天喂鸡、捡鸡蛋、打扫鸡舍,虽然苦和累,但杨海亮很珍惜这份工作。
养殖厂经常收到畜牧行业的报纸、杂志期刊,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海亮了解到“胚胎蛋”。小小的胚胎蛋,竟然是制药厂生产疫苗使用的万能载体。这一发现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为药厂和科研机构提供胚胎蛋。“周边村庄养鸡的特别多,产蛋量很大,如果将这部分鸡蛋做成胚胎蛋,卖到生物制药厂,前景将会很广阔。”杨海亮回忆当时的想法。
2007年,杨海亮东拼西凑借来了20万元,到处学习胚胎蛋受精技术,开启了创业梦想。但是,起步非常艰难。市场打不开、欠款还不上,创业头两年的日子让杨海亮倍感压力。终于,青岛一家制药公司试探性地给了他5000枚蛋的订单,杨海亮严细筛选后将胚胎蛋发给药厂,经验收全部合格。此后,北至辽宁、南至广东,全国各地的制药厂开始向杨海亮抛出橄榄枝,杨海亮创办的睿雅养殖有限公司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胚胎蛋产出大效益
从2012年开始,胚胎蛋销量打开了局面,供不应求。为扩大养殖规模,形成品牌发展,杨海亮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睿雅”。公司主要从事蛋鸡养殖一体化,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有饲料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种蛋生产车间3个,现代化鸡舍17栋,孵化器设备37台,存栏蛋鸡25万只。
“胚胎蛋论个卖,价格固定,很少受市场影响,1枚胚胎蛋能卖8毛到1块钱。”公司负责人杨海亮介绍说,现在公司鸡的存栏量是25万只,每天卖出20多万枚蛋,每年产出鸡蛋6000-8000万枚。他说:“这些蛋鸡不是普通的蛋鸡,都是美国的海蓝白品种,价格很贵。为了保证品质,蛋鸡每年更换一次。”
杨海亮凭借多年的养殖技术和经验,精心把控从蛋鸡入厂到胚胎蛋销售给客户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品质优良,质量可靠。如今公司已形成畜禽养殖、良种繁育的产业循环体系和全程质量管控链条。由于质量稳定,现在公司与青岛亿邦、广东永顺等七八家生物制药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我准备再建几座自动化的鸡舍,多养20万只鸡。”杨海亮信心满满地要做行业的佼佼者,他打算最近几年成立一家生物疫苗厂,进一步拉长胚胎蛋产业链条。
杨海亮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乡亲。姜店镇是传统养殖大镇,很多养鸡户单打独斗,很快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为了发挥致富带动作用,杨海亮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与周围的30多家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采用订单养殖方式,实行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回收,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带动了周边村群众共同致富。与此同时,他还雇佣了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公司打工,每名贫困户月收入都能达到2000元以上。
不仅如此,杨海亮还积极参加地方上的各种公益活动,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2013年,他出资修建村里的公路;2014年,为村里安装路灯并承担电费;2014年开始,每年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米面粮油;2018年,参与捐资助学,帮扶困难家庭……近年来,在修路、兴教、扶贫、救灾等公益慈善事业上,杨海亮先后捐出善款70余万元。“财富取之于社会,只有回馈社会,为群众做有意义的事情,才会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他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路子强通讯员张迪)“再唱山歌给党听,幸福的歌儿献给你。民族兄弟姐妹心连着心,我们携手和谐家园哎...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