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脱贫故事会』

聊城日报 2019-04-25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邹辉本报通讯员李红英

“镇政府能否组织召开一个共话脱贫的活动,让大家伙一起聆听脱贫故事,分享脱贫经验,并收集一批脱贫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激发广大贫困户的脱贫斗志。”前不久,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启动后,高唐县杨屯镇政府收到一条希望召开“脱贫故事会”的建议。“今年是精准脱贫最为关键的攻坚年,组织这样互动性的脱贫会议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收到建议后,杨屯镇党委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故事会”的相关事宜。4月15日清晨,在广大贫困户的热切期待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脱贫故事会”在省定贫困村——施屯村拉开序幕。村民围坐在村内的小广场上,一起话脱贫、道感恩、谋致富,场面热烈而感人,让每一位与会者都深深感受到,未来致富路上有了奔头,幸福生活更有了盼头。“俺现在也是领工资的人,大家伙儿信不信?”施屯村脱贫户刘清兰第一个上场,“意外”的开场白一下抓住了现场村民的眼球。已过耳顺之年的刘清兰是杨屯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在镇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来到离家不远的扶贫大棚打工,干一些整枝打杈、授粉摘果的清闲活儿,每天可以拿到五六十元的收入。

在分享脱贫故事的过程中,刘清兰向大家讲述了生活上的改变,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感恩党和政府给他们一家带来的美好生活。说到动情处,刘清兰眼角留下了激动的眼泪,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咱们要想真正脱贫,等、靠思想要不得。”贫困户李桂青话脱贫开门见山。去年,李桂青成功摘帽脱贫后,未安于生活现状,而是四处“推销”自己,打零工赚外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太阳升到头顶,故事会也接近尾声。“这场故事会十分接地气,每一位讲述故事的贫困户都让人印象深刻。故事会不仅帮助贫困户树立了志气,凝聚了归属感,更传递了爱国、感恩、勤劳、互助的社会正能量。”施屯村党支部书记李茂臣总结发言。

一条建议牵出一场“脱贫故事会”。广大贫困户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在脱贫致富路上亲历亲闻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故事内容“沾泥土”,更新了当地贫困户和普通群众的观念,在杨屯镇各贫困村中掀起了你追我赶的致富热潮。

新闻推荐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健康生活基层行”走进聊城

本报讯4月13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健康生活基层行”第二站来到聊城,在高唐县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健康生活志愿服务活动。...

高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