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一变“草成金” 高唐:245亩草坪育出生态产业
本报讯 4月22日,春风和煦,大地一片生机。在高唐县人和街道贺庄村村西的大片田地里,一台切草机正在隆隆作响,20多名女工人弯腰把一块块草坪卷起,几名男工人捡起后装到一辆大卡车上。“这是全市最大的草坪种植基地,能带动200多人就业。”拥有这片草坪的是高唐鑫三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朕告诉记者,他之前干过绿化工作,使用的草坪都是从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购买的,不光成本很高,有时候还要不到货,于是就萌生了自己种草坪的想法。2017年,郑朕在贺庄村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植草坪,每亩的收入超过1万元。”郑朕说。
郑朕介绍,合作社拥有多种品种,聘请山东省农科院、河北省农业规划院等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一年三季可以供货,夏天60天就可以出一茬。定期来合作社干活的都是贺庄村及周边村的村民,每天能有五六十元的收入,这其中就有5名贫困户。
经过两年探索,目前合作社的业务已经不止种植和销售,还有一支高效率的施工队伍,客户可以一口价实现草坪铺装到位,并保证成活率。目前,在聊城及周边县市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工作中,随处可见到鑫三角合作社的草坪和施工队伍。合作社的产品还远销河北省石家庄、雄安新区及省内的济南、临沂、泰安等地,并与恒大地产山东分公司、赛石园林山东项目部、东方园林总公司等签订长期合作合同。
鉴于草坪属于生态产业,成本低、效益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强的就业带动作用,人和街道把草坪产业当做重点进行扶持,已协调县农业局为合作社申请了水肥一体化项目补助,并准备帮助合作社修建部分道路。目前,人和街道正与贺庄村进行沟通,把贺庄打造成北方较大的草坪产业基地,鼓励农户把更多土地租给合作社,也可以自己种草坪,由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合作社进行销售,实现“双赢”。届时,高唐将形成科研、种植、销售、施工等较为完整的草坪产业,预计带动本地及周边县市就业上万人。
□记者 路子强 通讯员 王 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路子强本报通讯员刘世琳在高唐县汇鑫街道王签庄村委会,有一间专门存放文化用具的房间,其中的彩色龙头、牛头面具...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