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棚里话增收

聊城日报 2018-12-14 15:52 大字

□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娄 晓

12月12日,天气寒冷,但在高唐县赵寨子镇蒋官屯村的20个小拱棚内,却是一番热闹,三五成群的妇女正在收割绿油油的山芹。“先一棵棵的拔下来,把根掐掉,再捆成一捆。一人一天能拔300斤,工资是40元。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挣点钱挺好。”本村村民李春萍

笑着说。

山芹的主人是郝英平,他是姜店镇十里铺村村

民,多年来一直种植蔬菜,收入不错。去年,他听说蒋官屯村蔬菜基地有20个拱棚出租,由于棚体建设较好,交通方便,他就租了下来。这片棚占地17亩,租金是每亩1000元。

郝英平介绍,之所以选择种植芹菜,只要是考虑种植芹菜的人不多,市场销量大。“山芹耐寒,四季都可以种植,每亩产量在5000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是每斤7毛,一亩收益3000多元。高的时候卖过两块八一斤,效益可观。平均下来,这20个棚一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郝英平介绍说,有时候客商前来拉菜,有时候自己开车拉到聊城周公河蔬菜市场去销售,不愁销路。

虽然之前有种菜经验,但如此大规模的山芹种植对郝英平来说还是头一次,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遇到问题,郝英平就向镇上的农技员韩金文请教,学习栽培、病虫害防治以及棚温控制等技术。遇到技术员解决不了的,就给高唐县的杜立芝热线打电话,请教县的专家,有时候蔬菜专家杜立芝还会登门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两年的摸索,郝英平的山芹种植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赵寨子镇蔬菜产业起步较晚,群众种菜技术还有待提高,为降低蔬菜种植成本,提高蔬菜种植水平,镇农技站组成专家团队,定期到张庙扶贫大棚种植基地、蒋官屯大棚种植基地、四季青大棚种植基地等开展”传知识、习技术”活动。截至今年12月初,赵寨子镇科技团队已经累计进棚80余次,受到了种植户的普遍欢迎。下一步,赵寨子镇准备为各个蔬菜基地建立批发市场,进一步降低群众交易成本,促进蔬菜产业做强做大。

新闻推荐

单月赶集“摆摊”双月进站“拉呱” 高唐千名人大代表一线听民声解民忧

□本报记者孙亚飞王兆锋本报通讯员朱桂林赵永斌“党的十九大报告暖人心,使命牢记是根本;初心不忘...

高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