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棚“绿色”转型记

聊城日报 2018-11-22 10:58 大字

□本报记者 邹 辉

本报通讯员 朱 燕 王树平

初冬的早晨,天气有些阴冷,但高唐县姜店镇东屯村张国震的蘑菇大棚内外却是另一番景象。十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摘刚成熟的鲜蘑菇,从外地赶来的采购车辆则直接停在棚外等待装车。

“俺这3个蘑菇棚已经到了集中收获期,每天的蘑菇销售量达到上万斤。”面对蘑菇棚的大丰收,“棚主”张国震喜上眉梢,额头虽然挂满汗珠,但干劲依然不减,随后提起一箱几十公斤重的蘑菇筐,一口气搬到车上。

被张国震视为“摇钱树”的蘑菇棚,其前身却是一处被关停的废弃鸭棚。东屯村是姜店镇远近闻名的肉鸭养殖专业村,近年来,面对每个棚一年七八万元的高收益,村民养鸭热情持续高涨,村庄内外鸭棚遍地。通过养鸭,村民口袋越来越鼓,但生活环境却大不如以前,养殖带来的空气和水源污染,让整个东屯村背上了沉重的环境包袱。鸭棚的“去”与“留”,逐步成为整个村庄热议的焦点。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要环保不达标,触碰生态环境底线,一律取缔,绝不姑息。”姜店镇镇长杨丽丽在东屯村环境治理动员会上当场拍板,所有鸭棚全部关停。为避免养殖户出现复养现象,姜店镇还将养殖区域内的管网、电网、养殖设备全部进行了拆除。昔日鸭声四起的热闹鸭棚关门后,东屯村的环境逐渐好转,空气清新了,沟渠的水也变清澈了,村民再次过上了有滋有味的乡村生活。

张国震的父亲张俊山是东屯村小有名气的养鸭专业户,三个养鸭大棚被关停后,一下丧失了往日的生活热情,每天从闲置的鸭棚前经过,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个鸭棚投资20多万元,就这样白白撂在那,真是太可惜了。”一段时间后,郁闷的张俊山把一直在内蒙古跑“铁活”的儿子张国震拽了回来,想让他帮忙出出点子,看如何实现旧鸭棚的再利用。“这些大棚的主体都还不错,既然养殖不行,咱们可以搞种植啊!”见多识广的张国震虽想出了鸭棚转型的新点子。但是,种什么?如何种?却将一没技术、二没渠道的“门外汉”张国震给难住了。姜店镇获悉张国震的情况后,遂选派农业技术人员,与他一起研究鸭棚的转型方向。经过多方市场考察,张国震最终决定种植蘑菇,“这东西技术门槛不高,市场价格也稳定,保证能挣钱。”

说干就干。确定发展方向后,张国震便将闲置许久的鸭棚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并购买来菌种正式开始尝试性种植。拌菌种、装袋、喷水、调控温度……每一个环节,张国震都做得有模有样。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第一茬水灵灵的小蘑菇进入采摘期。看着菌包袋上冒出的一层层蘑菇云朵,张国震的心里有了一种释放感,“终于转型成功,可以给父亲一个交代了”。

蘑菇是种出来了,收益又如何?“虽然第一年种植产量达不到最高点,但扣除掉菌种、菌药、人工等费用,一年赚个六七万元不成问题。”张国震拍着胸脯表示,种菌并不比养鸭少赚钱。

消息传开后,前来张国震的菌棚“取经”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旧鸭棚再利用起来,让这个闲置的资源重新成为致富的“摇钱树”。如今,东屯村的鸭棚又一次热闹起来,但棚内养的不是肉鸭,而是绿色环保的生态蘑菇。

新闻推荐

于欢母亲获刑:程序正义背后仍可思考

11月14日,山东高唐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单位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山东赛雅服饰有限公司,以及被告人于西明、于家乐...

高唐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