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文化振兴铸魂 —
高唐『文化兴县』战略发展探析
□本报记者邹辉本报通讯员张波
“自从文化广场安装了高杆灯后,俺们跳起广场舞更带劲了,队伍一下发展到40多人,好不热闹。”10月8日,高唐县梁村镇琉璃庙村广场舞爱好者张桂云欣喜地介绍。小小高杆灯虽算不上文化“大件”,但在琉璃庙村却激起一池春水,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丰富“夜生活”。
今年以来,高唐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品牌打造、非遗保护等工作得到全面推进,激发了全县群众的文化创作力与参与热情,一场接一场的全民文化“总动员”,让群众一年四季乐享文化盛宴。
书画艺术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高唐有着悠久的书画渊源,书画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山水画巨匠孙大石、山水画家谢家道等一大批蜚声画坛的书画名家,全县上下更是形成了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的浓厚艺术氛围。1996年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书画文化”是高唐一张耀眼的城市名片。从2006年起,高唐连续成功举办11届书画博览会,一批美术馆先后落地开馆,与城区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等书画设施交相辉映,共同擎起高唐书画产业的大厦。
位于马颊河畔的三十里铺镇河崖孙庄村,是孙大石先生的故乡。在这个小村庄,孙大石先生的一幅幅经典山水名作在雪白的墙壁上原作再现,让鲁西这个普通小村变得格外高雅。在品书赏画、习书作画良好环境的滋养下,高唐城乡群众研习书画的热情更加高涨。目前,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全县可施丹青者5万余人,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服务优先
开辟文化惠民新阵地
“俺们社区综合文化站的功能非常全,利用得也非常好,京剧、书画、舞蹈等10余支文化队伍每天都搞活动。”人和街道金兴社区居民张永华感慨地说。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高唐连续两年出台了《高唐县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倾力打造“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了县、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两年来,为全县600多支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免费配备了锣鼓、音响器材,为全县170个农村文化广场免费安装了高杆灯。“我们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倾力开展了文化惠民活动。”县文广新局文化科科长王矗介绍,高唐先后实施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书画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了少儿书法公益课堂、成人声乐公益课堂、非遗专题讲座、剪纸培训等活动。高唐组织的以百姓为主体的百姓大舞台活动,荣获2017-2018年度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前不久,高唐又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采购戏曲200场、电影5000场,现正在下乡巡演中。
非遗保护
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我们新编的非遗项目落子舞《落舞乡韵》,是在高唐落子舞传统动作舞步的基础上,增加现代舞蹈元素创作而成。不仅让落子舞更具欣赏性,还将这一民间舞蹈搬上了艺术舞台。”谈起落子舞的传承与发展,赵寨子镇倪堂村落子舞传承人王跃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落子舞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5年,落子舞被收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激发青少年学生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爱好,高唐开展了落子舞进校园公益课堂活动,聘请落子舞传承人王跃海为指导老师,开展落子舞授课。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上高唐打出了组合拳。县文化馆馆长姜洁介绍,高唐早就将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财政预算,投资500余万元重新整修了清平文庙,配备文物保护员60人,确认市级非遗传承人17人、县级非遗传承人40人。同时,高唐文化与教育部门联合,在全县9所中小学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0所小学完成了县级蓓蕾艺术工作站建设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日前,高唐县梁村镇6名村居法律顾问集中开展了“扫黑除恶进乡村”法...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