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增收妙招多

聊城日报 2018-08-06 10:09 大字

□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高荣山

给村民垫付“三水费”、平安险、环境整治费、白娥飞防费、合作医疗款;每年中秋节、春节给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品……最近,高唐县清平镇军户李村村民成为其他村庄村民羡慕的对象。

“福利”多的背后是军户李村集体增收“妙招”多。

村庄是我家,增收靠大家。为了增强公平、公正,取得村民的信任,军户李村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参加的村集体清产核资和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集中排查、登记造册,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明晰产权归属,为集体增收奠定了基础。

在“三资”有了明白账的前提下,军户李村结合自身优势,打响了集体增收“战役”。对生产路两侧树权进行确认,共涉及4000米生产路,仅此一项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2.6万元。充分利用周边花生种植面积较大优势,建立了花生、农贸市场,年收入0.8万元。通过调整土地,规划了养殖小区和木材加工小区,年租赁收入2.1万元。干部带头建设富硒水果基地,集体年收入6万元。集体投资建设了占地10亩的工厂一处,年租赁费3.3万元。“目前,村集体年收入接近15万元。村集体有收入后,我们就为村民垫付各种费用,过年过节给老人们发东西,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点赞。同时对村内主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新建了党员活动室、育龄妇女学校、图书室和文化广场。”军户李村党支部书记李荣贵说,集体收入的增加,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军户李村成为清平镇集体增收的典型,带动了其他村掀起整合资源、激发内生动力的热潮。吕庄村整合了30亩零散地,由集体统一对外发包,实现村集体年增收万余元。全镇通过整合村集体资源已有10余个村甩掉了“空壳村”帽子,村集体经济逐步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著华章 高唐县朝阳教育学校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王向阳刘德策本报通讯员宋秀美“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创立于2005年,高唐县朝阳教育学校已走过十三年风雨历...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