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厚植中小微企业创业沃土

聊城日报 2018-06-29 12:50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进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聊城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呈现创新引领、创业集聚、百花齐放、百业同兴等显著特点。记者从市民营局获悉,截至2017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36.78万户,比上年新增4.5万户,同比增长14.2%。

据介绍,全市私营企业达到8.1万户,同比增长32.0%;个体工商户达到28.8万户,同比增长10.1%;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166.6亿元,同比增长1.0%;民营经济税收完成170.71亿元,同比增长16.38%。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371.89亿元,利润总额347.2亿元,利税475.92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全市深入开展“一企一技术”创新活动,对部分技术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批准授权量达到标准数量的企业,管理优秀的企业进行培育和加强指导。利用“互联网+”创新,培育出了一批诸如聊城市采购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企业;积极推荐东昌府区的聊城市新欣金帝保持器科技有限公司、高唐县的山东天泰钢塑有限公司和临清市的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参加“单项冠军企业”评选。2017年,共有25家中小企业被省中小企业局认定为省级转型升级优胜企业。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对于污染重、能耗高,技术、设备、工艺落后,假冒伪劣产品等生产企业,综合运用资金、环保、用地、价格等政策手段,坚决予以淘汰关停。2017年因安全、环保不达标,整治关停的“小、散、乱、污”近万家。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聊城实施纲要》,按照《聊城市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和聊城市汽车装备及机械装备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明确的路线图,加大对民营特色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引进信息化新技术、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意识,下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和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

深入开展产业集群升级年活动,培植壮大产业集群经济。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的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微做大做强,并鼓励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提高产业分工协作能力,增强产业聚集力和竞争力。2017年底,聊城市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8个,其中过100亿元的达到12个。□记者 张 洁

新闻推荐

心起点15岁少年因车祸去世 捐出心脏挽救了10岁男童

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的程程恢复良好即将出院记者郭尧摄6月20日是程程(化名)10岁的生日,这也是他“重生”后的第一个...

高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高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