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店镇机关干部的“新任务” 每月三访贫困户

聊城日报 2018-06-26 13:51 大字

□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王树平

“婶子,你身体没大事,我给你联系个手工活吧?”“兰荣叔,之前我给你找的帮忙煮肉的活,现在天热了,人家不煮了,我再联系别的活……”6日18日,高唐县姜店镇东街村贫困户张兰荣家的“常客”——副镇长朱燕又来了,和他们商量增加家庭收入的事。

张兰荣年近70岁,曾患小脑萎缩症,劳动能力有限。妻子患有颈椎病,长期吃药。二人还要抚养孙女,家里生活很困难。姜店镇将他们列为贫困户后,除了政策兜底,帮扶人还经常为他们联系力所能及的零活,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

今年以来,为适应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要求,姜店镇不断探索长效扶贫模式,创新推出帮包责任人每月至少“三见面”家访制度,在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上用足“绣花”功夫。为贫困户量身制定扶贫工作纪实手册,包括人身安全、卫生清理、政策宣传、发现问题、整改措施、帮扶措施、家访人、时间等内容。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每月至少到贫困户家中实地走访“三次”,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多与群众交流,做好扶贫政策解读,协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联系就业岗位。“多亏了帮包干部,多次上门问我需要啥、能干啥,给我找了看大门这个轻松活。我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现在一个月多收入1600元,解决了生活上的大难题,俺对脱贫越来越有信心了。”东屯村贫困户孙常忠高兴地告诉记者。

姜店镇的“三见面”扶贫家访制度,让镇村干部变以往的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为走访入户、面对面促膝交流,由群众眼里的“稀客”变为家里的“常客”,充分调动起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高唐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本报讯为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唐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打造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文化创...

高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