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夏种 一天完成

聊城日报 2018-06-14 12:05 大字

□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王 敏“在地头一等,喝口水的功夫就完事儿了。”日前,高唐县人和街道殷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学生似乎在地头还没站稳脚跟儿,自己的5亩麦子就已经收割完了。对于一位曾经用镰刀割麦的62岁老人来说,李学生对这一切还有些不适应,但机械化的效率就是这么高,这么出人意料。

李学生是上午10点看着收割机进地的。他从电三轮车上拿出一大块帆布,铺在收割过的地头上,然后掏出电话,给收购麦子的人打了个电话,说清了具体地址,对方答应尽快过来。他想直接把麦子卖掉,不再在家储存,家里只有61岁的老伴和86岁的岳母,都上了年纪,吃不了多少粮食,剩下的陈粮足够吃了。

李学生看着收割机来回往返。他没什么事可干,只需在收割机卸麦子时用手扒一扒,也不费力气。他今年种了10亩麦子,三块地,一块5亩,一块3亩,一块2亩。

李学生和附近地块的群众想起了手工割麦子的年代。那时候割麦之前有一件事必须做,就是轧场。一块场接近半亩地,不管新场旧场,轧之前首先得套上拖车把地面弄平,然后把地皮潲湿,撒上麦秸,套上牲口,拉上石磙轧了一遍又一遍。割麦子最费力气,腰几乎要弯到90度,没割几下就一身汗。割完还要用驴车拉到场里,先晒再轧,完事还要扬场。为了赶时间,都是早上多做饭,中午在地里咸鸡蛋就着馒头吃。就拿这5亩麦子来说,前前后后没个六七天忙不过来。

正聊得起劲,收割机突然停了下来。“李书记,割完了!”司机喊道。“嘿,这收割机真是个好东西!”李学生看了看手机,不到11点,收割仅用了50分钟,这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可是干完了之前五六天的活,关键是还不用出力!

等麦粒卸完,收购麦子的客户也到了。客户抓一把麦粒在手上,使劲一攥,再摊开。“比较干,不算湿,可以收,和别人一样,一斤1.15元。”

装袋、称重、点钱,李学生的5亩麦子卖了近5000元,平均亩产800多斤。

李学生一儿一女,儿子在新疆某部队服役,女儿也已出嫁。由于86岁的岳母离不开人,麦收工作就落在他一人身上,机械化让他轻轻松松就收了麦。

好事还有。当天下午,李学生叫来了玉米播种机,仅用了一个半小时,20斤玉米种就播在了5亩地里。播种机带有播肥功能,化肥和种子一块播下,省心、省力。

收麦子一亩地60元,播种一亩地50元,加减乘除之后,李学生的腰包当天就装进了4000多元,而且是夏收、夏种一天搞定。

新闻推荐

高唐县国土资源局、高唐县政府采购中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公告出让公告 高国土告字[2018]5号2018/6/12

经高唐县人民政府批准,高唐县国土资源局决定以公开公告方式出让3(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

高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