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章丘古国、古城、古县全详考

章丘晨报 2013-08-27 19:20 大字

▉翟伯成

历史上,章丘疆域内出现了许多古国、古城、古县,主要有:吕国、济川国、阳丘国、阳丘城、阳丘县、谭国、谭国古城、巨合城、谭州城、平陵县城、全节县、东平陵城济南国、土鼓城、土鼓县、国、县、城、利城、卫国、卫国县、卫国城、亭山县、亭山城、顿丘郡、顿丘县、高唐县、高唐城、章丘土城、章丘城、章丘县、广宗县、广宗城、平郭城、乐盘城、崔氏城、蠡吾县、蠡吾城、肥乡县、肥乡城、台国、台邑、台城、黄巾固城、水寨城、博平县、博平城、朝阳县、临济县、邹州、清平军治、临济城、宁戚城、营城县、营城、菅城县、菅城、聊城县、聊城。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证,详考如下:

吕国、济川国

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上,西汉建立了更加完整、严密的统治机构。但与秦朝不同,西汉实行郡县并存和封国制。刘邦“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非刘姓不能为王”(《汉书·诸侯王表》),在逐步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大封刘姓子弟为王以镇抚天下。汉六年,刘邦封庶出长子刘肥(刘邦称帝前任泗水亭长时与曹夫子所生)为齐王,“ 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史记·刘悼惠王世家》),都临淄。在所有封国中,齐王的封域最大,而且有相当大的政治独立性,诸侯王在封国内是最高统治者,各自纪年,“ 宫室百官,同制京师”。齐国在相国曹参的辅佐下,国力强盛。汉惠帝六年(前189),刘肥去世,其子刘襄继位,即齐哀王。次年,齐哀王元年(汉惠帝七年,前188),惠帝去世,吕后(吕雉)称制专权,天下事皆决于吕后。吕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吕肃王),将齐国的济南郡(辖境相当于今济南市区、章丘、济阳、邹平等地。)划为吕王奉邑。颇具军事才能的吕台就是吕国的第一任国王,都城就在今东平陵城。吕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幅员广大的齐国插入一个楔子,设一个桥头堡,分割齐国与其它国的联系,以便进行监视和掌控。其实,吕台未就国,他的主要精力在京城,与吕产、吕禄共同掌控着京城的南、北军,相当于驻扎在京城南北的两支卫戍部队。吕氏权势如日中天,偏偏这位吕台不能久享,受封未几,公元前186 年,一病身亡, 谥曰“ 肃王”。后其子吕嘉袭封。不久,吕后以吕王嘉“ 居处骄恣”,又废掉了他的王位,同时封吕产(吕嘉之叔)为吕王。高后七年(前181),吕后又徙梁王刘恢为赵王,封吕产为梁王,封刘太(惠帝子,实为吕氏之后)为吕王,同年,遂改吕国为济川国(原吕国疆域)。

高后八年七月,吕后病逝。周勃、陈平联合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等诸侯反吕,发布文书遍告诸侯王,不久,吕氏政权土崩瓦解,吕国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诸吕被平定后,刘太徙封梁国,后被诛。现发掘的洛庄汉墓,其墓主人就是当年显赫一时的吕国国王吕台。

阳丘国、阳丘城、阳丘县

《汉书表》记载:“阳丘共侯安,齐悼惠王子,五月甲寅封,十二年薨。”汉文帝四年(前176 年),封齐悼惠王刘肥的七个儿子为诸侯王,其中刘安被封为杨丘侯(即阳丘侯)。景帝四年(前153 年)第二代杨(阳)丘侯刘偃因坐(犯法)出界,削职为司寇,国除,阳丘国改阳丘县,这就是章丘境内建县之始,距今2165 年,章丘可谓两千年的古县巨邑。阳丘国(县)的都城(县治)在今绣惠镇回村南部。

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引《水经注》云:“ 百脉水西北流,经汉阳丘故城中,城南有女郎山,其水西北出城。按:百脉水出土鼓城西,今之明水镇东也。北流为绣江,经章丘之东关外,又经女郎山之东北,西折而经康家庄之南,直西入回军镇中。南望女郎山不过五六里许,与郦《注》所言甚合。则今女郎山北之回军镇其为汉之阳丘无疑也。”又曰:“《齐乘》误以此为朝阳城,而指阳丘城在东南十里。”

经与当地有关学者座谈交流,尤其是查看了马纯悦老师提供的回村南部出土的汉代瓦当、汉砖等文物,可推知:阳丘故城的主体部分应当在今回村东南。这里还应有一小山丘,绣江河当为早期阳丘城的北部护城河。根据丘墟文化的传承,古先民一般居于河之南,以防洪灾。有的学者认为阳丘故城的主体部分在河之北,应不妥当。到北魏时,阳丘作为古城池,可能周边扩展很大,河之北可能有民宅,但古城之主体应在河之南。

关于阳丘城,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唐梦赉曾写有一首《阳丘城北水村》,描述了阳丘城北水村的景致,诗云:

女郎山下本丘樊,百脉泉流清绕门。

隔岸芙蓉低荫寺,临溪杨柳密成村。

投竿不离芦花港,禁足真如只树园。

过客好拈书籍卖,携家来住水云屯。

俨然,这座历史古城,似江南水乡,又胜过江南。

汉文景之治时期的阳丘国(县)十分有名,以至于后来的章丘先贤,无论在何地为官,常常以阳丘人称之;如同近现代海外的华人常以唐人自居一样。

还有学者认为阳丘就是商丘,是殷商相土的东都。细细读来,皆因以《齐乘》的错误考证为前提推出的结论,笔者不敢苟同。

谭国、谭国古城

谭国是章丘最早的古国,早期为东夷赢姓国。《路史·后纪七》云:“ 少昊之裔伯益之后有谭等十八国皆赢姓。”到了殷商,武丁之世不断被征伐,谭国改姓易封为商族子姓,成为殷商王朝在东方的屏藩。谭国地处齐、鲁、燕、卫等大国之间,在大国夹缝中艰难生存,谭国为了生存发展,采取的外交方略是与强国建立稳定的亲缘关系,形成了谭、齐、卫、邢之间的联姻。但国势一直不盛,不久便沦为齐国的附庸国。齐襄公时期,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流亡路经谭国,谭国国君礼貌不周。十余年后,公子小白战胜公子纠,回国登基,即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时诸侯皆遣使道贺,惟独谭国毫无表示。桓公二年(前684 年)春,桓公率军伐鲁,两军战于长勺。鲁庄公以曹刿为军师,避其锋芒,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此即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夏,桓公伐宋,于乘丘(今兖州境)大败于宋军。冬,桓公班师回国,途经谭国,即以当初谭君无礼貌、不朝贺为罪名,趁势占据谭国,谭君逃奔莒国。《左传·庄公十年》这样记载:“ 齐侯(齐桓公) 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有近千年历史(前11 世纪至前684 年)的古谭国遂告灭亡。

西汉刘向撰所《说苑》载:“齐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秦并天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秦始皇“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采用整齐划一的行政方式统治全国。秦将齐国故土分置齐和琅邪二郡,郡下不置县。齐郡治临淄,平陵属齐郡。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 年),置平陵县,仍属齐郡。高祖六年(前201 年),分济北郡南部置博阳郡,治博阳(今泰安泰山区),后博阳郡徙治于平陵,以其地在济水之南,遂改名为济南郡。济南之名始见于此,平陵县始入济南郡。吕后六年(前182 年),因关中长安附近也有一个平陵县,故又改称为东平陵县。西晋泰始元年(265 年)复名平陵县,仍为济南郡治所。永嘉末年(312 年),济南郡治由平陵迁驻历城。

谭国留给后人的最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那首被收入《诗经·小雅》里的著名诗篇《大东》,也是济南地区有记载的最早诗歌。《大东》是周代东方谭这样的诸侯小国怨讽西周王室诛求无已、劳役不息的诗。《毛序》认为谭国大夫所作。齐桓公灭谭后,改谭为平陵邑。此为平陵地名的最早出处。

《水经注》云:武原水出谭城南平泽中,世谓之武原渊,北经谭城东,俗谓之布城也。

又北经东平陵县故城西,故陵城也,后乃加平,谭国也。“《齐乘》云:春秋谭国古城---与龙山镇相对,镇之东北隅与古谭相对中隔一河,即水经注所云关卢水也,此水之东四周高耸,遗址犹存。《左传》注:“谭国在济南郡平陵城西南,此言甚确。其以东平陵为谭国者,误矣,旁有城子崖亦呼为山城。”显然,谭国故城当在城子崖附近,今山城村的东北一带。该地从地理位置上与史书吻合,按《水经注》所说,武原水北经谭城东,又北经东平陵县西。谭城在关卢水与武原水之间,又与龙山镇相对,故山城村的东北方向当为周代谭国古城。

这是笔者的观点,一般考古学者认为周代谭国就在城子崖之上,但商代谭国在城子崖并没有可靠的史证。其实,在公元前1062 年,谭子将国都南迁于城子崖,而原来的商代谭国都城便逐渐废弃,其位置在城子崖之北,所以考古人员在城子崖永远找不到商代谭国。(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大意丢钱包拾金不昧显美德

本报讯(聊城日报记者 闫宗鹏)“如果不是遇到您这位品德高尚的大哥,我的皮包是找不回来了!”3月4日,拿着失而复得的皮包,高唐县某饭店老板谢女士向拾金不昧的郑建飚先生连声道谢。就在前一天晚...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