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里的“幸福味道”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娄小皓
2月13日,正月初二,走进东阿县牛角店镇黄启元村,一望无际、成方连片的“白色海洋”映入眼帘,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大棚里,藏着的是黄启元村村民脱贫致富的秘籍。
这一天,草莓种植户王秀梅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自家草莓大棚,棚内绿叶苍翠,朵朵白花零星散落,颗颗草莓鲜嫩欲滴。
“你来早啦,上午来采摘的人少,一般要等到中午11点左右开始游客增多,下午才是人最多的时候。”听说记者的来意后,王秀梅一边整理着垄间的草莓一边说。
牛角店镇南依黄河,泰山余脉涵养的地下水经过地下河积聚在此,是聊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好水养育了我们黄启元的草莓,好吃得很哩。”黄启元村村委主任有令彬告诉记者,黄启元村的草莓在种植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蜜蜂授粉,达到了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现在,该村已建成全市最大的草莓采摘基地,并连续举办了多届草莓采摘文化节,被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每年能吸引5万多名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每年年底,都是黄启元草莓种植户最忙碌的时候。“临近过年,我们便不往外销售草莓了,给大棚‘开窗’降温,让草莓生长得慢一些,这样才能供应得上节日市场。”王秀梅告诉记者,过年期间,他们的忙碌还因为客人多、工人少,“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过年期间一天给工人100元的工资,都很少有人愿意来。”
尽管忙碌,但他们的脸上仍是喜悦。王秀梅一共种植了8亩大棚,一亩地的纯收入在15000元左右。“黄启元不但水好,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草莓种植,我们的草莓肉柔汁多,且绿色无公害,春节期间草莓的采摘价格在一公斤60元,虽然价格比平日要高,但来采摘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王秀梅说。
说话间,门口来了两辆小轿车,从车上下来了4个大人和4个小孩,进入大棚后,提着小筐的小朋友便在父母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摘起草莓来。
如今,随着市场品牌的打响,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创业搞种植,成了“棚二代”。“从前年开始,咱们村便陆续有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投身到大棚种植中来。年轻人嘛,往往更有想法、有思路,我们也需要一些年轻的力量加入,把我们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有令彬说。
依托当地特色草莓产业,牛角店镇还结合生态休闲旅游元素,搭建起集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互动平台,大力发展绿色、健康、休闲旅游业,真正让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孙亚飞杨成涛刘杰报道本报东阿讯1月21日上午,在东阿县新城街道刘坑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黄瓜、西红柿、...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