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幅82%”的背后 东阿县陈集镇财税收入快速增长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洁通讯员陈效习
编者按 陈集镇,人口仅2.1万,面积45平方公里。但今年的财政收入却令人惊喜,截至10月底,全镇财政收入达到223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1.1%,同比增长82.03%,双列全县镇、街、工业园区排名第一,预计有望完成2500万元的全年目标。
近日,本报记者在这个临国道、居城郊的小镇采访,处处感受到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实践蓄积起的强大动力正推进小镇各行各业发展渐入佳境。
“一把锯末”替代进口纤维素
陈集镇的东阿华艺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以前用于纤维素产品的原料为砂光粉,常因含有化学成分而达不到天然纤维素标准,导致近两年市场下滑。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总经理曹立新看到附近木材加工厂有大量的原木锯末以每吨100元的价格出售,就想利用原生锯末来代替每吨900元的砂光粉作原料。
说干就干。曹立新带领技术人员一头扎进车间和实验室里,经过改进设备、工艺,进行一次次的碱化、醚化、杀菌、漂白等工艺试验,终于生产出一种全新的木质纤维素。改进后的产品达到了无化学成分、灰粉低、环保节能的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成为完全替代进口纤维素的特级产品。目前公司与上海同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产业化合作协议,上海同化已按计划投资1亿元进行车间、设备的建设、改造和升级,并进行新公司注册,投产后年产可达7万吨,产值4亿元。
“一根捻线”牵出41个发明专利
自1995年成为国家公安部、司法部标志服装定点生产厂以来,陈集镇的山东盛世隆服饰有限公司一直在产品和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探索创新。1998年公司成立电暖系列产品研发中心,先后投入研发经费6000多万元,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验改进,成功研制出以复合纤维电热捻线为发热体的7种系列产品,并获得41项国家专利。
在公司研发中心,副总刘涛拿着一件款式新颖、手感柔软的羊绒毛衣,打开手机APP,点击屏幕上显示出的多档调温和定时加热标志,就完成了羊绒毛衣的无线智能控温操作。他找出织在羊绒线里的电热捻线介绍说:“类似这样一根棉线粗细的毛衣线含有500股复合纤维电热捻线,这件毛衣大约需要20多米电热捻线,再加上一块可充电的电池,毛衣便成为了加热体,持续加热达到12小时,深受高寒地带公安民警的喜爱。”
今年,公司在生产警用标志服装之外,开拓了城管、铁路、法院等行业标志服装的生产业务,1-10月产值达到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15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
“一个理念”成就国家级阿胶小镇
2017年8月,国家住建部发布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陈集镇以山东省15个小镇中第一名的位次荣膺国家级阿胶特色小镇。
按照规划,阿胶小镇建设面积6500亩,总投资50多亿元,5年基本建设完成。镇党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引入市场化运作新机制,联合东阿县昌隆集团成立了东阿胶魂阿胶小镇开发有限公司,承担阿胶小镇的开发运营,并聘请知名公司完成了陈集镇总规和阿胶小镇的7项规划编制。目前,阿胶小镇新开工建设项目3个,分别是双创中心、小镇会客厅和王凤轩姜庄回迁区工程,总投资4.8亿元,占地75亩。
小镇建设中,农民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种植成为影响整体规划施工的障碍。镇党委通过听取意见建议,适时引导群众流转土地,转移就业,实现增收。在一次性流转完成阿胶小镇范围内的4100亩土地的基础上,又通过建设黑核桃基地、绿化基地等方式,先后集中流转土地10200亩,占全镇总耕地的27.6%,平均每亩流转价格1400元,亩均增加收入600-800元,仅此一项增加流转土地农民收入71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钟伟)11月20日,副市长任晓旺深入东阿县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四好农村路”建设...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