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组织辖区119家企业与156个村居结对子,为每个贫困村确定一家帮扶企业,为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滨北引入百余家企业力量参与扶贫开

滨州日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仇娜

滨城区滨北街道下辖156个村(居),共有市定贫困村8个、区级贫困村1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6户、1068名,扶贫攻坚被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

“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企业帮扶”……今年以来,该街道创新举措、精准发力,逐步摸索出独具特色的“企业+贫困村”滨北扶贫模式,帮扶千余名农户脱贫奔小康。

119家企业与156个村居结对子,打造扶贫“滨北模式”

针对辖区企业多的情况,街道党工委创新提出“企业+贫困村”的扶贫“滨北模式”。

年初,滨州工业园区、滨北街道召开“扶弱解困、联村为民”对接会议,为全街道8个市定贫困村、11个区定贫困村,576户、1080名贫困对象确定了帮扶责任领导、责任人、帮扶企业,根据贫困村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帮扶能力的大小,将119家企业与156个村居结成对子,为每个贫困村确定了一家帮扶企业,为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目前,以泰裕麦业、友泰科技等企业为主的8家帮扶企业已投资28万余元完成16个项目的建设,还有15个项目正在建设。这些项目成功实施后,当年就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摘帽。

一个能人站出来,带动后面若干贫困户脱贫

过了205国道沿着永莘路一路往西,在公路右侧就能看到写着“刘氏庄园”的大牌子,这就是堤口刘村特色农业产业合作社。

聊起扶贫的话题,堤口刘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全打开了话匣子。“这里就是我们的扶贫基地。前阵子,首批订单西瓜上市,一斤卖到了1元,只一季西瓜收入4万余元。等到明年葡萄上市,将会吸引更多城里人前来采摘、游玩。”

在刘新全的带领下,合作社前期投资近180万元,流转200余亩土地建起了高标准观光采摘大棚10个,种植葡萄、西瓜等果品。此外,还建起了14个蚂蚱养殖大棚,利用村里湾塘养鱼,搞起了“采摘+养殖+垂钓”特色乡村游项目。

堤口刘村的农户可以资金入股,与农场签订收益分红合同,目前已有10余户入股。同时,刘新全也把村里的贫困户、留守妇女等闲散劳动力吸纳进来。目前在合作社工作的有12名本村的劳动力,等大棚建起来,每天需要三四十名。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北街道将***作为检验党员合格的标准。今年4月,街道组织3257名党员进行培训,发挥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各村居致富能人也大显身手。吴家村吴泰生与东泰纺织联系在村内成立了加工点,带动村内及邻村50名群众增收;张庵村张金录发展大棚豆芽种植,带动本村及邻村14名闲散劳动力每人年增收1.5万余元。

10个纯农业种植村都将借上徒骇河的“光”

作为市定贫困村,周史楼村由于位置偏远,多年来一直是集体空壳村,在当地有一个难听的外号叫“破周家”。徒骇河大坝路的修建,让周史楼的村民找到了出路——依托徒骇河生态资源,建设沿河观光高效农业生态园。

为满足游客吃住玩需求,除了大片种植油葵,该村还计划投资20万元建设周史楼农家乐生态养殖园。粗略估计,项目建设后,仅旅游收入就可以让周史楼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今年,滨北街道针对集体经济空壳村推出“连片整治、抱团取暖”政策,将包括周史楼村在内的10个紧靠徒骇河且无污染的纯农业种植村,打造成“十里长廊 千亩花海”美丽乡村观光片区。不仅周史楼,沿岸的其他9个村居都将借上徒骇河的“光”。

同时,滨北街道加大项目扶贫力度,投资3000万元建设2万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1200万元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清理尸块渣土堆要等到何时 大桥镇小盖家村还在与医学院协商

2月5日,大桥镇小盖家村东头的渣土堆表面尸块已被清理。见习记者张敏摄□记者李培乐见习记者张敏生活日报2月5日讯在历城区大桥镇小盖家村的渣土堆上,有人发现大量源自山大医学院的实验用人体医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