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小渔村变身旅游度假区, 开发区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区,加快城市化步伐

烟台晚报 2013-10-10 18:23 大字

YMG记者李鑫摄影报道

到开发区芦洋渔家跟渔民们出海布网、下笼、抓蟹、亲自收获鲜活的鱼虾,体会渔家民俗,尽情享受渔家乐趣。

10年的发展,这里不仅打造出集捕捞、养殖、加工、印刷、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还发展起芦洋渔家体验旅游……

小渔村变成旅游度假区

十年前,芦洋划入开发区时,只是个普通的小渔村,而今,这里不仅打造出集捕捞、养殖、加工、印刷、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还发展起芦洋渔家体验旅游,每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实现营业收入450多万元;还间接带动村民通过出租渔船、销售干鲜海产品等实现收入50多万元。

芦洋村党支部书记夏广利指着海岸一座座渔家酒店和特色旅馆对记者说,芦洋村东临黄海套子湾,拥有滩阔沙平的海岸线长达4公里。近些年,芦洋村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海水浴场1.6万平方米,新建渔船20只,海上“人工岛”5处,发展海上休闲、渔家体验、特色餐饮等旅游项目,让人们吃渔家饭、睡渔家炕,跟渔民出海捕鱼、抓蟹,满足他们亲近自然、体会民俗的休闲需求。

旧村改造建成现代化小区

村子富了,芦洋村便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上下足气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提高渔业生产效率,保证渔业生产安全,村里投资上百万元整修加固了渔港码头。同时,芦洋村还加大美化、亮化投入和沿街整顿力度,自筹资金70多万元,硬化了道路,安装了路灯,绿化了环境。解决了居民们行路难、绿化差等问题,使芦洋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说起芦洋的文化活动,不得不提起渔灯节。近十年来,渔灯节已形成芦洋特有的渔民民俗文化,从单一的海上祭祀,发展成搭台唱戏、会亲访友、观光旅游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每到大年正月十四我们村是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已成为渔民宣传推介渔家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村民李云里说。“近年来,随着开发区大宇造船、西港区、万华工业园等全市重点项目纷纷进驻,带活了一方经济;开发区西部乡村发展成工业制造重地,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大季家街道办的季翔花园社区,便是在整合了刘家、孙家、仵家、大苗家等多个村旧房村居基础上建成现代化安置小区,该社区是推进文明新社区的典范之作。”开发区农工办主任刘维介绍说。

新闻推荐

幸福工业园垃圾场起大火, 过火面积达300平方米,十余辆渣土车拉来300多吨渣土灭火

本报讯(YMG记者庞磊摄影报道)昨日下午,市区幸福工业园内一处面积千余平方米的大型垃圾场起火,由于垃圾场有许多塑料和废旧家具等易燃物,所以火势蔓延迅速。消防部门出动...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