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有作为 群众干劲足 杨官屯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激活富民“新引擎”

聊城日报 2021-12-10 09:2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政哲

12月6日,茌平区杨官屯乡大曹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这笑声,来自基地里务工的村民。大家高兴的原因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家门口”的种植基地成为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这片大棚有110多个,占地近36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大曹村村民曹富洋说。

大曹村位于杨官屯乡政府西北约5公里处,耕地面积1989亩,属于沙质土地。以前,该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村民收入不高。怎么增收,靠啥赚钱?大曹村党支部书记王成合上任后,重新审视资源,经过反复论证,发现这里的沙质土地,特别适合发展蔬菜种植。

“附近村也有种植蔬菜的,产量高但收入不高,咱们能行吗?”有村民提出疑问。针对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分批次到寿光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经验。

学习归来,大曹村党支部领办了茌平区合盛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将群众组织起来、土地集中起来,并提供种子化肥、技术指导、代购代销等服务。群众以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合作社等形式参与发展项目,获取土地租金、薪金和股金。基地产生的收益,农户、合作社、村集体按比例进行分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带动100多户群众从事大棚蔬菜种植,蔬菜年交易额在4000万元以上。

“大曹村西临聊夏路,至周公河农贸城蔬菜市场仅15公里。合作社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出资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确保蔬菜销售渠道畅通。”王成合说,合作社的蔬菜主要销往天津、河北清河、德州乐陵等地。蔬菜丰产期,大曹村每天都有近4万公斤蔬菜运往全国各地的蔬菜批发市场。

去年,杨官屯乡协调上级扶持资金50万元,以村集体固定资产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建设了占地20亩的高标准大棚。同时,将大曹村列入农业技术指导定向村,结合农时,积极主动协调农业专家对大曹村的蔬菜种植进行指导。“乡里给资金支持,又给技术指导,咱们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号召力更强了,村民更有信心了,干劲更足了。”王成合说。

目前,合作社种植的茄子、西红柿等4个品种的蔬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大曹村获得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山东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称号。品牌价值的提升,进一步促进菜农增收和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使得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该村种植大户闫玉静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小村“爱心账本”,记下欢乐温暖 募集资金用于村民文化活动以及为老人购买御寒衣物

“各位乡亲大家好,我们登台做汇报,说说大赵新变化……”11月20日上午,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大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传...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