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赵”里难寻簸箕 编簸箕的明星村如今只剩十多个人在坚持,传承成了问题
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郭赵村也叫“簸箕赵”,编簸箕的手艺已在村里传了十几代人。
“2005年之前,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编簸箕为生。”56岁的郭赵村村民赵成荣(图①)说。他小时候的记忆全和编簸箕有关。1982年,17岁的赵成荣“下学”,身为大队长的父亲让他跟着编簸箕,每天几乎不停地编十个小时,赵成荣的手脚都磨肿了。
编簸箕虽然累,但20年前,“簸箕赵”可是茌平的明星村。“以前,客户都到家里来拉,我们逢集也去卖,一个簸箕卖两三块钱,一集就能卖一百多块钱。”赵成荣说,以前“簸箕赵”人好娶媳妇,因为编簸箕挣钱多。赵成荣此话不虚,他“下学”的第二年就娶上了媳妇。
“簸箕赵”人编簸箕用柳条,而柳条如果太干,编的簸箕很容易折条损坏。为保持柳条湿度,“簸箕赵”人在村里修了很多地窨子。“就是在地上挖一个深一两米的长方形土坑,四周立起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平顶支架,盖上土、杂草和塑料膜,这就成了一个地窨子。”赵成荣说。地窨子相对潮湿,但冬暖夏凉,在里面编制簸箕能保持柳条的湿度,柳条折损率大大降低。
以前,“簸箕赵”有几十成百个地窨子,有的地窨子甚至能装下十多个人。现在,“簸箕赵”的地窨子已屈指可数,常用的更是没几个。赵成荣现在的地窨子是8年前建的,和邻居共用。
在地窨子里编簸箕编了大半辈子,赵成荣没发大财,却攒够了儿子结婚的钱和女儿的嫁妆钱。不过,因为长期低头编簸箕,赵成荣的颈椎总有些不舒服。颈椎病是“簸箕赵”人的通病。
“编簸箕共有泡条、缠线、装条、编线(图②)、拉窝子、镶边等十多道工序,很容易上手,但编出好簸箕却难。”赵成荣说。从选条到装条,从编线到镶边,没有好手艺,簸箕就容易散架、不耐用。如果泡好柳条,赵成荣一个多小时就能编一个。
“闭着眼都能编,太熟悉了。”现在,赵成荣家还有几十个没有镶边的簸箕等着客户来收,他不敢再多编了。
“主要是东阿、平阴等外地的客户来收,他们来的时候会提前和我说,我再把簸箕镶边,提前镶边又不用,簸箕边上的铁丝容易生锈。”赵成荣说。镶边比较容易,他一天就能镶四五十个簸箕。
从几天来一次,到一个月来一次,再到一个季度来一次,收簸箕的客商来的频次越来越低,家里的无边簸箕越积越多,“簸箕赵”编簸箕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村里还有十多个人在编簸箕,我算年轻的,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赵成荣说。现在,编簸箕不为挣钱养家,只是闲着的时候赚点零花钱。
在“簸箕赵”,编簸箕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不过,如今不论男女,再没谁想留在村里编簸箕,赵成荣的三个孩子也早已成家出村,各谋生计。“顶多再过十年八年,‘簸箕赵’就没簸箕了。”赵成荣的八分柳条地早变成了麦田。
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
通讯员刘明明刘加明
新闻推荐
年轻人纷纷返乡,外地人前来扎根,还有11村来抱团 耿店村的魅力为啥这么大
新建的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已成为耿店村蔬菜种植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示范基地。以前,耿店村的年轻人拼命往外跑;...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