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闹“演员荒”到“00后”新秀不断涌现,聊城市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唱的什么戏 老剧团多了“00后”
□ 本报记者 李梦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8月3日7:30,距聊城市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在杨屯乡邓庄村的第一场戏——《包青天》开场还有1个多小时,戏台前多个马扎、板凳已提前占位。李鑫扫了一眼,心里踏实,她知道,铁杆戏迷都来追戏了。
化妆间一片忙碌。十几个演员坐在镜前,打底、涂红、描眉、画眼、勒头、贴片子、戴头饰……1小时后,“秦香莲”、“包拯”、“陈世美”等扮相俊美,幕后静立,只等开场。
记者猜测,演员年长的约摸50来岁,小的不过20岁。剧团团长周克泉点头确认:“7个主要角色,两个‘00后’,平均年龄30岁。 ‘陈世美’孙朝友最大,53岁;‘女包拯’李鑫最小,18岁。”
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的前身是二野十九旅五十五团前进剧社,1950年建团。虽是“古稀”老剧团,但现在担纲的演员阵容很年轻:全团48号人,“90后”和“00后”占到7成,像李鑫这样的“00后”就有6人。
44岁的周克泉,从2006年开始担任团长。说起这些年演员的变化,他深有感触:“14年前,团里正闹‘人荒’。退休的、调走的、下海的,60多个演职员只剩下几个人,甭说排演新戏,连演个像样的节目人手都不够。”
周克泉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举办新春晚会想让剧团出个戏曲节目,结果竟是“没人演”“演不了”。那时,下乡演出也少得可怜,最少的年份仅演了3场。
“那时进人得要编制。没有编制,意味着没有工资和人头经费。没有收入,谁来唱戏啊?”周克泉说,没有演员还得演戏,只能找“临时演员”来救场。最繁忙的时候,他甚至要跨省“搬救兵”,周边大大小小几十个剧团,跑遍了。
破解“演员荒”,必须靠改革。剧团打破“铁饭碗”面向社会招聘“签约演员”,谁能唱谁能演给谁签聘用合同;工资不再按人头拨付,根据角色轻重、演出场次等按劳分配;送戏下乡节目纳入“政府采购”,经过招投标,开始以4000元/场价格采购,现在招标价为7000元/场。
改革让周克泉平添底气。“这几年,我们从社会剧团聘入12名戏曲骨干,从菏泽戏校招进18名毕业生,6个‘00后’当时都是十五六岁的戏苗子;陆续拥有了3名国家二级演员,行当也齐全了。”周克泉告诉记者,他们还组建起20人的乐队,购置了“流动舞台车”。说话间,戏台下人越来越多,拎马扎的、搬板凳的、骑电动三轮的、推自行车的,像赶集似的,涌进了好几百人。
陪同采访的茌平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孙洪锋介绍,山东梆子剧团已经成了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的文化品牌。今年承担了全区“一村一年一场戏”225场演出任务,自7月16日剧团已连续演出54场戏,场场爆满,平均观众人数500多人,最多的场次达到二三千人。
为什么群众爱看戏?剧团业务团长把欢乐认为,主要是节目好看还不用花钱买票。他说:“过去,剧团演员少,只能翻来覆去演几场戏。送戏下乡几天下来,观众看腻了、走光了。现在,能演40场不重样的戏,不仅有《穆桂英挂帅》《包青天》等传统大戏,还有《一下也不落下》《承诺》等现代戏、茌平花鼓戏以及舞蹈、快书等综艺专场,想看啥演啥,群众咋能不喜欢?”
戏迷多,还跟角儿有关。记者在戏台下“逮住”了提前到场的一老一少俩戏迷:65岁的爷爷王福义和16岁的孙子王国军。王福义的“偶像”是饰演秦香莲的张艳:“张艳过去是唱刀马旦的,现在主唱青衣,《桃花庵》饰演窦氏、《穆桂英挂帅》饰演佘太君、《同根异果》饰演孙淑林,唱念做打都是好手!”王国军是“女包拯”李鑫的粉丝:“‘花脸姐姐’韵味厚重、嗓音高亢、底气十足,我就是冲着她来的。”周克泉还一个劲儿地向记者“炫耀”:“别看我们‘庙小’,但能量大。剧团排演的扶贫小戏山东梆子《一个也不落下》,不仅‘晋京会演’,还在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拿到了大奖;现在排演的扶贫大戏《承诺》,也入选‘聊城市文艺精品工程’。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组成部分,幸福的生活少不了戏曲。”
随着三通锣鼓,幕布拉开,扮相俊美的“秦香莲”亮开嗓门:“想汴京盼汴梁今日得见……”台下一片叫好声。戏,是拿手戏,角儿,是剧团的台柱子,好戏还在后头呢。
新闻推荐
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三楼村,目前有两大支柱产业:一个是肉鸭养殖,另一个是大棚蔬菜种植。三楼村的肉鸭养殖是从2007...
茌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茌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