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之声更动听 开发区健康扶贫工作走笔

聊城日报 2019-12-13 10:35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商景豪

“刘大爷,这几天您感觉身体怎么样?天冷了您多添点衣服。”近日,开发区广平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带着药品,来到焦集村贫困户刘润兴的家中,给他进行健康体检和用药指导。

据了解,刘润兴和他的老伴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两人都患有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今年他在广平乡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期间共花费了3658.77元,经过基本医疗、民政救助、医院减免等多重保障措施后,自己仅承担了228.87元,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

广平乡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队长李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二老如果在健康方面有什么问题,我们家庭医生团队随叫随到,保障大爷大妈安享晚年幸福生活。”刘润兴老人的故事,是开发区健康扶贫工作中的缩影。

近年来,开发区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标,打出健康扶贫“组合拳”,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措施,防治并举,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基层实施、社会参与的健康扶贫大格局,力阻“病根”变“穷根”。

2019年,开发区创新服务,全力推进医疗服务资源下沉,逐渐探索出健康扶贫“1236”服务模式。“‘1236’服务模式中的\‘1’是指为每名贫困群众签订一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2’是指建立一站式智能信息化体检服务中心和慢病精准管理服务中心。”开发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李军英介绍说,“\‘3’是明确一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转诊服务流程和24小时保持通畅的服务电话,‘6’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签约转诊等六项服务。”

该工作模式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融合了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中医药服务等内容,实现了签约服务便捷、综合、连续、主动的最大化效应。贫困群众可在一站式体检服务中心精准、快速完成健康体检内容,根据体检结果到慢病管理中心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分诊,视病情需要推荐转诊至内科、中医科、康复保健科等相关医疗科室减免费用进行诊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脱贫攻坚中,开发区把健康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从因病致贫突出问题入手,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救治,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解决了开发区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辖区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聊城大外环拆迁安置项目加快推进

11月13日,无人机拍摄下的聊城大外环建设茌平区温陈街道回迁安置项目。近日,在聊城大外环建设茌平区温陈街道回迁安置项目区...

茌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茌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