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变殷实,村庄更漂亮 高岭村驶上发展“高速路”

聊城日报 2019-12-06 09:17 大字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希伟通讯员贾生)今年重阳节,茌平区冯官屯镇高岭村152名60岁以上的老人都领到了村委会发的“过节礼”——每人一桶食用油。“村委会给咱们送过节礼,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说起这事,64岁的高长军高兴得合不拢嘴。

“每桶油40元,共计6080元,这笔费用来自全村‘一户一宅’试点。”12月1日,高岭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红介绍说,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高岭村在全镇率先试点推进“一户一宅”,对村内的26户共计3652平方米超标准宅基按照每平方米2元收取相关费用。同时,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这笔7304元的超标费用将定向用于给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福利。

实际上,与其他收入相比,“一户一宅”给高岭村村集体带来的收益并不算多。在“扫黑除恶、固本增收”集中行动中,高岭村邀请国土部门专业人员入户详细讲解有关法律法规,顺利收回了占地4.5亩的坑塘;全体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一轮又一轮做相关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将100多亩荒地、林地、耕地收归集体,并进行统一发包;该村还废除不合理合同,与相关企业和个人重新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余万元;此外,高东高速占地补偿又给村集体带来了230余万元的收入。

2015年,高岭村村集体收入不足1万元,如今村集体账户上有了240多万元,高岭村“家底”一下子变得厚实了。赵玉红和村“两委”干部没有让这笔钱闲置,他们迅速将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上了议事日程。

去年11月份,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落成,全村群众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今年5月以来,结合“平清种增改”活动,高岭村人居环境整治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该村硬化村内道路2900米,新修下水道3200米,制作墙体彩绘800平方米,建设景观凉亭1处。

施工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赵玉红忙得不可开交。10月11日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不小心摔伤,造成右前臂骨折。第二天,赵玉红去医院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后,又准时出现在全村天然气管道施工现场。在赵玉红的带领下,村干部空前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高涨。

全村150户村民安上了天然气,新建的村委会大院即将投入使用,文化广场厕所正在加快施工……高岭村正在悄然间发生着蝶变,一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正在阔步走来。

高岭村新建的文化广场

新闻推荐

振兴街道因村施策促进“双提升”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希伟)茌平区振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因村施策的原则,突出“清洁家园、清核资产”两项重点,努力...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